接下來,太史公又記述,呂公見高祖相貌魁梧,因而更加敬佩,便立即引之入上座,劉邦卻連謙讓的表示也沒有。而且呂公在劉邦面前還自謙的稱臣,還詐稱會相面,並令人肉麻的吹捧說“無如季相”,而且還立即決定將愛女送與劉邦作妾……甚至連個結婚儀式也沒辦。呂公如此做作,難道不應想到其中有更深刻的原因嗎?
本來,這裡司馬遷已把呂雉的身份講的十分明確瞭,不管你劉季傢有無妻子,呂公都決定將女兒送與劉邦,即便是作“箕帚妾”伺候劉邦也在所不惜,呂雉也心甘情願。
易中天先生應該是依據此段記載,才講到:“呂公將劉邦留下,說:我有一個親生女兒,願意做你的小妾,希望她能伺候你一輩子。”隻是學者們卻均未講清這似乎是有點突如其來、天方夜譚般傳奇婚姻的原因。
呂太公的反秦秘密活動
聯系呂太公包括其子女,於劉邦起義之初便追隨劉邦的史實,(呂後的兩個哥哥,一是被封為“周呂侯”、“悼武王”的呂澤,一是被封為建成侯的呂釋之,司馬遷在《惠景間侯者年表》中說他們:“以呂後兄……初起從高祖起豐”。作者註)認為其原因可能是:呂太公一傢原本是反秦秘密活動人士,太史公所謂他“避仇”來到沛縣縣令傢,實際上是為躲避秦政權之追捕。看來呂太公與沛令等關系也不簡單,是否與沛令後來“準備響應陳涉起義”有關,無法得知。而劉邦雖然可能原先並不認識呂公,但可能互相聞名或知內情。即是說劉邦自己也與呂公一樣是反秦秘密組織重要成員,甚至可能在同一組織內,級別很可能在呂公之上。
劉邦向呂公遞上的“謁”,實際上應該內含反秦組織的聯絡暗號和自己真實身份的證明。這樣呂公才可能大驚失色,並親自迎上前去,引之上座,甚至將自己的女兒作為籌碼,立即決定把女兒許與劉邦做妾。呂雉自己也可能因為一直受父輩影響,志在反秦,或久仰劉邦的威名,才會心甘情願追隨劉邦的。隻有如此解釋也才合乎情理。自然,劉邦婚配問題的疑問也就豁然開朗瞭。
自古以來,以女兒作交易籌碼,以安邦定國、攀權附勢者大有人在。筆者不必一一列舉。
劉邦的原配夫人另有其人
話又說回來,劉邦納呂後為待妾的故事,《高祖本紀》講的很清楚。這一事實本身也已說明劉邦是在有原配婦人的情況下又接納呂雉的。至於原配夫人是誰,是否是長子劉肥之母曹氏,依《史記》所載曹氏為劉邦“微時外婦”之載,似乎已排除瞭這種可能。
當然亦有另外一種可能,即曹夫人不僅隻是“外相好”而已,可能也是一小妾,所以劉邦稱帝後給瞭她一個“夫人”的名分。劉邦原配夫人則另有其人,或已亡故,或早已被劉邦所休,或在劉邦納妾之後隻是追隨照顧劉邦父母。
問題是在那男尊女卑,娶妻納妾合法合理的時代,對於劉邦的原配夫人,為什麼太史公不予記述,漢興之後也未見劉邦對其本人及傢人進行封賞呢?
答案或許也並不復雜,想想大漢王朝正宮娘娘呂後入主後宮,權傾朝野的歷史史實,她怎麼可能會允許漢高祖皇帝劉邦早年老實巴交的糟糠妻子凌駕在自己之上,去做劉邦的原配夫人呢?且,易中天指出呂雉隻是劉邦小妾之事,這在小編看瞭空穴不來風,至於呂雉是不是劉邦小妾之事看來隻能留待後人來揭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