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兄弟自相殘殺是為瞭花蕊夫人嗎

2016-08-13 13:50:08

  關於宋太祖的死,一直是一個迷,史稱“燭影斧聲”。可參考拙文《管中窺宋·趙匡胤之燭影斧聲》,這裡隻談和花蕊夫人有關的事情。這則故事中花蕊夫人還活著,和前兩則有些沖突。不過我更相信前兩則的內容,即在太祖晚年,花蕊夫人已經死亡。

  一者,前兩則文字出自北宋名士之手,尤其是第二則出自太宗朝名相王旦之孫王鞏之手,可信度極高,而《燼餘錄》卻是清初張烺的手筆,時間久遠,難以考證。二者,前兩則故事中的太宗皇帝看似行為輕率,其實合乎大義,且暗藏心機,正是優秀政治傢的表現。可第三則中的宋太宗完全是一個毛頭小夥子,看到兄長重病,就調戲哥哥的女人,看到兄長生氣瞭,一溜煙跑走瞭。而趙匡胤也放佛是因此一病而亡,顯得小肚雞腸。

  當然,歷史真相如何很難斷定,第三則文字也未必全然是假,至少說明瞭兩兄弟在晚年的矛盾激化,已經到瞭難以相容的地步瞭。

  面對一次次的試探,太祖皇帝並沒有做出果斷的決定,比如殺掉趙光義。或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佈置,或許不忍心,覺得沒必要如此。從趙匡胤立下三條誓言可以看出,在軍人出身的趙匡胤身上,對朝廷官員,對士大夫,還是很尊重的。或許他在最後的一晚,召見趙光義,就是希望趙光義在他面前立下誓言,擁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而趙光義也答應的很好,表演很出色,於是趙匡胤放心的睡下瞭。

  而趙光義則不然。他早有大志,不甘於做一個王爺,不甘於把自己苦心經營瞭十多年的權力拱手交給自己的侄兒。於是他四下安排眼線,在第一時間得知趙匡胤的病情,第一時間帶兵擁入宮中,奪取瞭最高權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