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後宮有多少妃子 乾隆皇帝妃子列表

2016-08-13 14:04:40

  16 敦妃

  汪氏(1746——1806),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之女,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比乾隆小35歲。乾隆二十八年八月十八入宮為永常在,時年十八歲。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晉為永貴人,同年十月初十為敦嬪,十一月舉行冊封禮,三十九年九月晉為妃。乾隆四十年乾隆帝65歲時,她在翊坤宮生下皇十女,即後來的十公主。敦妃性情兇暴,恃寵而驕,乾隆四十三年活活打死一個宮女,被降為嬪。

  為處理敦妃毆斃使女事件,與此案有關的本宮首領太監郭進忠、劉良等,受到革去頂戴、並罰錢糧二年的處分;總管太監王忠、王成、王承義、鄭玉柱、趙得勝專司內廷,未能預為勸阻,也各罰錢糧一年。但他們是因敦妃被累,乾隆命將應罰錢糧於各太監名下扣罰一半,另一半責成敦妃代為繳完。被毆斃的使喚女子,令敦妃罰出銀一百兩給其父母殮埋(見《國朝宮史續編》卷二)。乾隆還要求把他的旨意交總管內務府大臣,傳諭所屬一體知悉;再繕錄一通交尚書房、敬事房存記。

  乾隆對這次打死宮內使喚女子的處理,是力圖說明自己公正賢明,不徇私情。他說:“敦嬪平日受朕恩眷較優,今既過犯,即不能復為曲宥。”他用處分敦妃來證明自己“臨禦四十三年以來,從不肯有溺愛徇情之事”。他還借此引申說:“如大臣等辦理事務,今日有善,即從而眷遇;明日有過,即予以訓飭,……若為人君,不能見及於此,何以撫禦天下?”這番話純屬自我吹噓。其實,沒有多久他就撤銷對敦嬪的處分。(《清史稿•後妃列傳》記載:“敦妃,汪氏。嘗笞宮婢死,上命降為嬪。未幾,復封。”)可見,對這一案件的處理,也是乾隆的一種統治權術。

  敦妃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寵愛的小女兒,常隨乾隆到各處巡幸遊玩。後來乾隆將她下嫁給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貪污之王、靠溜須拍馬起傢的大學士和紳之子豐紳殷德。敦妃之所以沒有被廢,與女兒的得寵不無關系。乾隆死後,和大人靠山倒塌,賜死並抄傢,雖因公主的關系未做擴大化處理,豐紳殷德得以保全性命、爵位和一定的財產,但是已經受到極大打擊,意志消沉,36歲就死去。公主後來的生活亦極為不幸。敦妃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終於明白何謂“無兒無女活菩薩”……嘉慶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敦妃死去,終年61歲。次年十一月初三葬於裕陵妃園寢。

  17 芳妃

  陳氏(?——1801),陳延綸之女,生年不詳,生辰為九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為明常在,四十年為明貴人;五十九年十月十二日,由臣工們擬瞭貴人陳氏晉升為嬪的字樣,乾隆在“茂、翊、芳”三個字裡面選擇瞭芳字,明貴人由是成為剛芳嬪。嘉慶三年十月,嘉慶帝奉太上皇敕旨,尊芳嬪為芳妃。嘉慶六年芳妃薨,十一月二十七日葬裕陵妃園寢。

  18 晉妃

  富察氏(?——1822),主事德克精額之女,生年不詳。初入宮為貴人;嘉慶二十五年道光帝上諭:“皇祖高宗純皇帝嬪禦存者惟晉貴人一人,宜崇位號,以申敬禮。謹尊封為婉晉妃。”十二月舉行冊封典禮。道光二年十二月初八晉妃薨,道光皇帝尊為皇祖晉太妃,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入葬,為乾隆所有妃嬪中最後一位入葬裕陵妃園寢者。

  19 容妃

  和卓氏(1734——1788),和卓氏,生於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回部(今維吾爾族)人,即傳說中的香妃。乾隆二十五年入宮封為和貴人,時年二十七歲。深受皇太後喜愛,進宮第三年冊封為容嬪,時年二十九歲。乾隆三十年隨夫君、太後、皇後、令貴妃、慶妃以及孝賢皇後之弟傅恒等人南巡,一路上乾隆還遵照維吾爾族伊斯蘭教的習俗賞賜給容嬪特制的飯菜。後來她在宮裡有一位回族廚師怒倪馬特專門侍侯。

  三十三年六月在皇太後的賞識下晉升為容妃。此後她在宮中深得寵愛,得到無數有別於其他妃嬪的眷顧和賞賜, 就在她臨去世的幾天前還得到瞭乾隆皇帝單獨賞賜的十個春橘。可惜,她已經不能享用瞭。五天後,即乾隆四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薨,終年55歲,葬於裕陵妃園寢寶城東側第二排首位墓穴地宮中。

  20 儀嬪

  黃氏(?——1746前),雍正時為高宗藩邸格格,乾隆元年九月封黃氏格格為儀嬪,十一年十月二十七日首批葬入裕妃園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