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 14:34:18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大舉南侵,采取“鐵壁合圍”、“縱橫梳篦”的清剿戰術,進行滅絕人寰的“大掃蕩”,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僅在6萬平方千米的冀中平原上,就修築據點、炮樓1783處,修公路2萬多千米,挖封鎖溝8878千米,把冀中平原細碎分割成2670塊,使冀中人民蒙受瞭巨大的戰爭苦難。
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冀中人民展開瞭地道鬥爭。並繼而成為在無險可守的平原地區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堅持敵後抗戰,擴大抗日根據地,扭轉戰局的〖ZK)〗一種獨特戰鬥方式。冉莊人民以其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巧妙地設計瞭各種工事和地道口,部署不同的作戰方法,在普通的村莊,創出瞭不平凡的業績,被譽為地道戰模范村。聶榮臻元帥曾為此親筆題詞:“神出鬼沒,出奇制勝的地道戰,是華北人民保傢衛國,開展遊擊戰爭,在平原地帶戰勝頑敵的偉大創舉。地道戰又一次顯示出人民戰爭的無窮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