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妙招

2016-08-15 23:19:39

6. 能量(活力生理周期)的管理;

時間管理不是要管理時間,而是要讓時間的使用能更有效,其中不能不談每一個人的能量問題;就是活力生理周期。他可能和季節,每周周期,每日的時段相 關。有些 人在特定時段精神特別好,如早上,如午覺過後的1小時,或周六,周日的時間(最放松)。我不主張隻對時間做切割,而是在最好的時段做最重要的事。

7. 與自己相處

很 多人強調“動能”,做事情很有幹勁,這是好的,如果能再加上“處靜(與自己相處)的能力”那會更好。 每周末我給自己3個鐘頭的時間,到外頭找個固定的地方和自己約會。問問自己“我上周做得怎麼樣?”,“我按照進度嗎”,“ 我表現得怎麼樣?(給自己打個分ABC)”,“如果重來一遍,我會怎麼做?”,“我有進步嗎?”。然後“依照我的季度年度目標,我下周有哪些重要的事要 辦?”, 看看我的平衡表,在這些指標上,“我下周怎麼往前成長一步?”,“哪些重要,哪些急?”,“哪些事可以不做,或慢做”?必須做的事,要在哪時候做?然後將 這些事放進我的周時間表裡。衡量自己的能量周期,將最重要的事放在活力能量最高的時間做。我也會問問自己“我是否每周都有在進步?”,不要忙透瞭,但沒邁 向目標成長,變成瞎忙。很多人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是不好的,這是一個“ACE自覺”的功夫,你願每周留2-3 個小時和自己約會嗎? 這是個人的選擇。這也是我每周都會經歷的愉快時刻。

每天我也留15分鐘與自己相處,問問自己,我今天的大目標是什麼? 什麼時候做?和周目標對照,有哪些變動? 我隨時保持彈性,積極應變,掌握可能的機會。

8. 小秘密分享

我常常會問自己“我在幹什麼?”“為什麼 要做這事?”,我為什麼要花2 個鐘頭的時間去聽一場講演?我的目的何在?我為什麼要去看這電影? 為什麼?與自己的對談是很有趣的事,這會將很多我們“潛意識,不自覺”的舉動轉化成“有自覺”的行為,經過 ACE 自覺,選擇,行動流程,你會覺得自己更有能量,因它會涵蓋更多的“想像,動機,承諾,意志力和意義”。

其次是“停思行”功力,我常想到獅子的“動與靜”,“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獅子很多時間是處在靜態的,專註,儲蓄能量,機會來時,閃電出擊。我也看到瞭樂曲裡“停頓”的威力,人也是一樣,我們要學會“停,思,行”。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身上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車上有一錄音機,一有想法,馬上記下來或錄下來,不讓它跑瞭。這是我創意的泉源,也是我最寶貴的資料庫,回到傢後,我會將它放進我的行動指標,並寫到日記本內。

最 後,談談讀書,我看完一本書後,會對這本書做一個評級,A是保留並做總結介紹給好友, B是保留, C是丟棄。做總結需要很大的時間投資,但也是精讀的手段,針對這幾個問題來做總結:哪些觀點對我有可能用?(Reflection),我會怎麼用到我的身 上來改變自己? (Application), 我什麼時候開始來啟動自己?(Action) 這是自醒的功夫,沒有行動,一切計劃都是白費。

“時間管理”的七條魔法

魔法一:改變你的想法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對時間行為學的研究發現這樣兩種對待時間的態度:“這件工作必須完成,但它實在討厭,所以我能拖便盡量拖”和“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須完成,所以我得馬上動手,好讓自己能早些擺脫它”。

當你有瞭動機,迅速踏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不要想立刻推翻自己的整個習慣,隻需強迫自己現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事。然後,從明早開始,每天都從你的工作清單中選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魔法二:學會列清單

把自己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寫下來,這樣做首先能讓你隨時都明確自己手頭上的任務。不要輕信自己可以用腦子把每件事情都記住,而當你看到自己長長的單子時,也會產生緊迫感。

魔法三:遵循20比80定律

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困擾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你發現自己天天都在處理這些事情,那表示你的時間管理並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時間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上,然而一般人都是做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魔法四:安排“不被幹擾”時間

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不被幹擾”時間。假如你能有一個小時完全不受任何人幹擾,自己關在自己的空間裡面思考或者工作。這一個小時可以抵過你一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時候這一小時比你三天工作的效率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