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中醫>治療迎風流淚有效小偏方

治療迎風流淚有效小偏方

時間:2019-05-09 16:19: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中醫
治療迎風流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每天按摩承泣穴3次,每次10分鐘。並配合艾灸的方法,用艾條熏烤此穴,每穴熏5分鐘,每天一次,堅持兩個星期。
有一次,一位老教師來找我看病。這位老教師姓戴,即將到退休的年紀瞭,可沒想到這個時候,眼睛忽然犯毛病,雙眼無緣無故地流眼淚。有時候在上課,學生忽然見她兩眼淚水汪汪,以為她有什麼委屈哭瞭呢,搞得她很不好意思。
剛開始戴老師覺得問題不大,拖瞭兩個月,問題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嚴重瞭,遇風遇冷則更明顯,不僅如此,她發現視力也模糊瞭,於是她決定上醫院看看。上醫院檢查後發現雙眼並沒紅腫現象,淚道也通暢。醫生開瞭點眼藥水給她,讓她回去試試,如果沒效果也沒辦法瞭。戴老師滴瞭一段時間眼藥水,效果並不佳,後來她又去其他醫院看,醫生也給她試瞭一下內道沖洗等治療方法,同樣沒什麼效果。聽她廣州的親戚介紹說我有不少對付這些問題的法子,於是她就專門從外地前來試試。
對於戴老師這個病,我當時沒有太多經驗,正有些犯愁,突然想起有個穴位叫“承泣穴”,就試著給她在兩側的承泣穴紮瞭兩針,想不到的是,半小時後出針,戴老師說感覺不錯,淚水馬上就少瞭些。考慮到戴老師還沒退休,又在外地,離得遠,我見這個穴位有效,就建議讓她不要太奔波,回去後每天按摩承泣穴3次,每次10分鐘。並配合艾灸的方法,用艾條熏烤此穴,每穴熏5分鐘,每天一次。堅持上兩個星期再回來看看。
兩周後戴老師再回來復診,告訴我果然有效果,現在流淚已經明顯減少,於是我再根據她的脈象、中醫辨證情況開瞭些藥,同時囑咐她回去繼續按摩,一個月後,戴老師的親戚來我這裡看病,告訴我戴老師的迎風流淚已經好瞭,所以沒有再回來復診,托她謝謝我。
戴老師得的這個病中醫稱之為“迎風流淚癥”,是中老年人常有的眼病,又稱為“溢淚癥”。此病早在《諸病源候論》就載有“目淚出不止”,《銀海精微》載“迎風淚灑”及“充風淚出”的論述,中醫對此病的病因認為是氣血不足,淚竅不密所致。《審視瑤函》載“迎風冷淚,水木俱虛,血液不足,寒藥勿施,失治則重,宜早補之”。
承泣穴,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這個穴位位於面部,瞳孔直下,在眼球與眼眶下緣之間。將手指置於此處的眼眶邊緣,然後輕輕按摩,即可感覺有酸脹感。此穴顧名思義,能夠承擔淚液,所以對於溢淚癥正好適用。之所以加上艾灸,是考慮到戴老師有遇風遇冷加重的特點,這顯然符合眼周氣血不足的病因,而艾灸恰有溫補氣血之效,正好適用。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戴老師這個病叫做“功能性溢淚”,是指在淚道通暢無器質性阻塞或狹窄的情況下的溢淚。其原因有多方面,但下眼瞼松弛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下眼瞼眼輪匝肌無力而下垂,使下淚點外翻離開淚湖,影響瞭淚液的自動循環過程,而致眼淚從眼瞼溢出。而承泣穴正好在下眼瞼處,在此處進行按摩、艾灸,通過良性的反復刺激,改善瞭下眼瞼眼輪匝肌的功能,改善其松弛狀況,自然就能起到效果瞭。
需要提醒的是,迎風流淚癥也可能由於淚道阻塞、狹窄所造成,這時候就需要通過沖洗淚道、擴張淚道的方法來治療,此時用承泣穴的效果就不理想瞭。所以有此病的患者,建議先到眼科進行檢查,確定原因再行治療。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