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法師:佛弟子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人和人之間生下來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張嘴巴,兩個耳朵,一雙手……可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人生,而這其中的原因究竟為何呢?我想除瞭因緣福報之外,應該還有其他的吧。
其實人生究竟如何?你的人生是否幸福或者不幸福?那都是取決於你對人生的態度。懶散的人,終其一生,他的人生隻不過是一張白紙;勤勞的人,到後來肯定是碩果累累;有責任心的人他總會看到事物的端倪來;有使命感的人,他總能給人帶來希望,總能為別人指出光明。
生活中我們在處事的時候,有的人說這個我不會做,或者說這個不是我的專業,真的不知道怎麼弄,或者說這個不是我的管理范圍,其實這都是一種懶惰和推脫的借口。相信這種人,他的人生不會有太大的價值。
所謂人生的價值,很多時候取決於你對生活的態度。你的骨子裡有沒有責任感和對事物取向的使命感。有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其實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在生活的技能方面,應該都是比較欠缺的,絕對不是一個天生的天才,都是後天的努力,才能夠去達到每一個人在社會上的分工和成就。
責任是“傢”的向心力一個國傢,一個民族,如果他的國民都有一種民族意識,有一種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那麼這個國傢一定是強大的。在一個傢庭裡面,如果他的傢庭成員都有一個向心力,都能夠去維護和睦,維護這個傢族的興旺,以此來維護傢族的核心。這個傢庭的成員就會有一種擔當精神,就應該有一種為傢族興旺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那麼這個傢族必將是興旺的。
佛弟子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佛教的興旺與否,取決於四眾弟子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出傢人在上早課的時候,每天早晨在念誦楞嚴咒之時,有這麼一段話;“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充分顯現出菩薩的情懷。還記得禪門泰鬥一代宗師佛源老和尚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報佛深恩當拼命,赴湯蹈火莫回頭”。回想當今盛世,作為佛弟子的我們,是否已經具備瞭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在護持三寶的各個崗位上,是否還記得自己的初心?在這個問題上,真的我們需要去好好的反思一下。
佛教的文化傳承從另一個層面來講,也是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而這種傳承需要大眾去添磚加瓦,需要大眾去共同維護,因為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才是我們民族復興的魂,而每一個參與者即是為民族復興的菩薩,大丈夫。隻有那一些默默的堅守在各個崗位上,時刻兼顧著社會的文明,時刻為世界和諧,人民安樂為主旨使命而奮鬥的人即為天人師,善逝世間解。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文慧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