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禦醫可以進出皇宮又不閹割 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和妃子日久生情的

古代禦醫可以進出皇宮又不閹割 皇帝是怎麼防止他們和妃子日久生情的

時間:2020-03-06 12:06:3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禦醫和妃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在數千年古代歷史中,一直實行皇權至上的統治模式。皇帝被視為天之驕子,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與權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人都要向皇帝俯首帖耳,用一切手段表示尊敬崇拜。

為瞭體現皇帝的威嚴,皇帝居住的皇宮之中,建立瞭極為龐大的侍從服務機構。這些機構大體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禁軍、大內侍衛等安全部門,負責守衛皇宮,保護皇帝和皇族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是內廷服務機構,包括數以萬計的宦官充當仆役,服侍皇帝的日常起居。還有禦膳房、禦茶房,負責給皇帝烹制一日三餐,燒煮茶水飲品。此外還有一個關鍵部門:太醫院。

歷朝歷代的宮內服務機構千差萬別,唯獨這個機構是雷打不動。因為無論哪個皇帝,都會生病,再雄才大略的皇帝,生瞭病也得乖乖地請醫生看病,乖乖地服藥治病。

那麼問題來瞭,古代皇帝的後宮妃嬪平時深居簡出,除瞭皇帝和宦官之外很難見到男子,連皇宮侍衛都禁止踏足後宮,但太醫院的禦醫們卻因為職責所在,可以光明正大神氣活現地進入後宮,給如花似玉的後妃們診治疾病。

皇帝後宮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都是國色天香的人間仙子,真正得到皇帝寵幸的也就是少數幾個,絕大部分人都在孤寂中苦度光陰。而禦醫們作為她們能接觸到的為數不多的身心健全的異性,且滿腹學問雍容儒雅,又經常出入後宮,雙方完全具備瞭日久生情的客觀條件,皇帝是怎樣防止他們做出逾矩之事的呢?

事實上古人一點都不傻,現代人能想到的他們也早就想到瞭,歷朝歷代都為此制定瞭極為嚴苛的條條框框各種規矩,其中清代皇宮采取的防范措施,最為簡單有效,讓這個問題迎刃而解,萬無一失。像《甄嬛傳》裡的溫太醫與後宮妃嬪之間的感情糾葛,可能性為零。

清朝宦官信修明,曾在晚清時期入宮服侍慈禧與隆裕太後多年,熟知內廷掌故秘聞。他在回憶錄《宮廷瑣記》中,專門談到瞭這一點,曾經完整詳實地講述瞭清代太醫給後宮妃嬪診治疾病的整個過程。

清代太醫進入後宮給妃嬪看病,必須遵守一套嚴密的流程,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醫不單入”,簡而言之,禦醫每次進入後宮,必須是兩個人結伴而行。這樣做既可以在診治疾病時互相參考商議,更可以互相監督,還可以杜絕各種流言蜚語。

清代某個後妃貴體欠安,要先告訴本宮總管大宦官,由總管層層通知掌案、回事,再派小官宦跑到太醫院召喚值班禦醫。兩個禦醫聞風而至,來到後宮。

此時除非後妃重病難以起床,否則都要穿戴整齊一身正裝,坐到專用的“脈案”之後,把雙手都伸到脈案之上,在手腕處蓋上絲巾。兩名禦醫行禮之後,分座脈案兩邊,一左一右開始診脈,稱為“請脈”。請脈過程中,醫患之間正襟危坐,基本保持靜默,彼此不發一語,毫無任何交流。

請脈結束後,後妃進入臥室,禦醫則來到外室,叫來服侍後妃的婢女宦官,詳細詢問後妃的癥狀、飲食二便等情況,最後兩名禦醫經過一番斟酌,提筆開方,註明服用方法時辰,就此告辭退出。然後由後妃身邊仆從拿著藥方到禦藥房拿藥。禦醫歸來後,還要把當日診病過程。脈案病情、所用方藥記錄在案,至此才走完一個完整診病流程。

夜間皇宮落鎖之後,宮中仍然留有二名禦醫,在日精門禦藥房內值班,以防妃嬪們夜間突發疾病。由此可見,清代禦醫隻要進入後宮診治疾病,無論日夜每次必定是兩個人結伴,從始至終都是如此,以互相監督。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使哪個禦醫對某個妃嬪有意,也完全沒有任何獨處的機會,根本不具備日久生情的可能性。瞭解更多清朝宮廷制度與秘聞,請閱讀《這個清朝太有意思瞭》。

參考資料:《宮廷瑣記》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