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學生放假到底是什麼樣的 事實證明做學生都是個苦差事

古代學生放假到底是什麼樣的 事實證明做學生都是個苦差事

時間:2020-03-09 15:23:5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學生放假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現代學生除瞭放暑假還放寒假,學生放假制度實際上在我國源遠流長,早在漢武帝創立瞭官方正規的太學起,便有瞭太學生的休假制度。

古代的太學生介於官民之間,他們的休假基本和官吏一樣。到隋唐時,太學改稱為“國子學”,又稱“國子監”,政府為太學生們制定瞭放假制度。據記載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常假,每十天放假一天。由於國子學設在京城,學生們大都是住校就讀,所以放這種常假時,外地的學生一般不回傢, 往往都是參加一些社會交際活動,增加人脈關系。第二類假相當於今天的每年5月間,這時暑夏伊始,植物茂盛、田裡麥子成熟之際,故該假叫做“田假”,學生們都回傢制麥子去瞭。第三類假稱為“援衣假",這是由於天氣轉涼需要添加衣衫而放的假,時間相當於現今陽歷的十月份,“田假”和“援衣假”都是長假,持續一個月左右,在放假時,學校還照顧傢住京都200裡以外的異鄉學生,探親趕路時所占用的時間不計算假期之中。不過校方對國子學學生放假有著嚴格的紀律。例如,有一條明確規定“凡逾期返校者則開除學籍”。

到瞭明代,官吏平常不休假,國子監學生則在每月初一、十五休息。但歷朝太學生都不多,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在私熟讀書。私第一般規定正月十六日開學,到農歷十二月十五日結束,這樣算來學生有一個月的“年假”。端午(五月初五)、孟蘭(七月十四)、重陽(九月初九)各放假一天,清明掃墓放假三天、中秋、七夕(七月七)各放假一個晚上,夏、秋農忙季節,各放假十天。

此外,每年的陰歷八月二十七日是孔子誕辰,會舉行祭祀孔子的典禮。這一天的祭孔儀式隆重,連在私塾念書和在學堂裡學習的學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

不過對於那些有志於考取功名的學生來說,即便是有假期,他們也舍不得休息。每天堅持寒窗苦讀,考試前還得頭懸梁錐刺股,或鑿個壁偷點光。今天那些面臨高考的學生們一點兒也不比古人差,睡的最晚,起的最早,高考完誰不是掉下幾斤肉。古今中外,做學生都是個苦差事,可為瞭前途,趁著年輕誰都得拼下命。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