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人為什麼不願意吃貓 看看本草綱目的記載就知道瞭

古人為什麼不願意吃貓 看看本草綱目的記載就知道瞭

時間:2020-03-11 12:07:0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你真的瞭解古人不吃貓嗎?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民間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實際上已經養育出來瞭燦爛豐富的吃文化,基本天上飛的,地上走的,甚至是飛蟲,都能夠成為老百姓的口糧,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逼出來的無奈之舉,畢竟在古代以農耕為主生產力低下的農業社會,供給鏈十分脆弱,天災或者是戰亂,都有可能斷絕百姓的飯碗,而尋找其他可以代替農作物的糧食就成為瞭生存的必要。

慢慢的,中國人基本征服瞭過去的各種動物,即便是古代被視作是戰略物資,少得可憐的牛肉,也有大量的菜方傳承下來,但是卻很少碰一種動物,那就是貓。人們為何不願意吃貓肉呢?難道是因為貓的數量過少嗎?

真相肯定不是這樣的,貓的在中國的馴化歷史,已經有瞭三千年,在最初《詩經》中,就有“有熊有羆,有貓有虎。”的橋段,雖然不能確定這是否為貓,但是到瞭西漢的《禮記》寫到:“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由此可見,貓在當時已經接受馴化,並且成為瞭常見的傢畜。

其實看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寫下的內容,相信大傢就明白瞭,嘗百草的李時珍雖然認為貓肉可以“主勞疰,鼠瘺,蠱毒。”但是也一針見血的在註解指出:“然貍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說白瞭,就是貓肉的味道不夠好,而貓肉的味道,確確實實有著一股酸味,讓人覺得難以登上大雅之臺。

此外,古人不喜歡吃貓原因還有如下幾點,首先就是貓不容易捕捉,野貓十分的機敏狡猾,而傢貓通常一般是寵物,而貓也不適合大規模圈養,比起豬羊等動物,它活潑好動,而且肉少。大規模養貓,很有可能賣的貓肉還沒有飼料錢多。至於最後一點,就是貓含有寄生蟲瞭,貓是雜食性動物,從地裡面的老鼠,再到各種蟲子,它都來者不拒,因此非常容易感染弓形體,旋毛蟲等寄生蟲,從而傳播到人的身上。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