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嘉慶有驚人的帝王天賦 嘉慶一生為什麼政績平平

嘉慶有驚人的帝王天賦 嘉慶一生為什麼政績平平

時間:2020-03-11 14:19:0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嘉慶實力,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嘉慶帝和他的太爺爺,爺爺還有父親相比,在政治方面沒有那麼明顯的取得成績,但是這也不能完全就否定嘉慶皇帝的能力。其實在嘉慶帝即位之初的幾年,軍政大權還是掌握在乾隆皇帝手裡的,而在乾隆皇帝當太上皇的時候,嘉慶是比較孝順乾隆的,並沒有其他心思,所以凡事還是聽乾隆皇帝的。

等到乾隆皇帝去世之後,也就是嘉慶四年的時候,乾隆皇帝賓天,嘉慶皇帝才開始親政。親政之後的嘉慶迅速扳倒貪官和珅,毫不留情,展現出瞭驚人的帝王天賦,在接下來親政的日子裡,就並沒有太多的政績展現,主要還是依賴於時局,而非嘉慶本人之能,治理天下是需要團隊作戰,君臣一心方可奏效。

嘉慶鐵腕手段誅殺權臣和珅

和珅是乾隆年間的重臣,深得乾隆皇帝的寵愛,在乾隆晚年間,有“二皇帝”的稱呼。和珅可能就是晚年另一個乾隆的縮影,盡情發揮權勢去向百官索取錢財供其揮霍。嘉慶皇帝對貪污行為深惡痛絕,在乾隆年間他對和珅的貪腐行為就非常痛恨,但是乾隆皇帝對和珅又頗為器重,投鼠忌器,所以沒有辦法隻能忍耐。

這也體現瞭嘉慶皇帝身為帝王的氣度,懂得忍。嘉慶四年,太上皇乾隆駕崩,和珅失去瞭靠山。在皇上辦理喪事期間,皇上就將和珅和他的死黨福長安扣押在靈堂,不得與外界聯系,解除福長安軍機大臣的要職,並且削除瞭和珅的一切職務。對於兩位重臣手裡都會有調兵之權,一旦處理不善嘉慶皇帝就有可能引火上身,對於解除和珅和死黨福長安職務的事情,做的周密謹慎,沒有引起兵變和朝野動蕩,就將兩位要臣下獄,而且證據確鑿,可見準備是相當充分,而非一日為之。

對於和珅的處置是讓其自殺,查抄傢產,保留瞭朝廷的顏面,也沒有株連和珅貪腐案的其他人,這體現瞭嘉慶的帝王的胸懷,也是嘉慶過人之處,用來收買人心。

嘉慶皇帝政績平平原因-內憂外患

嘉慶皇帝親政之初,向世人展現瞭他為君的態度,面對貪腐絕不容忍,並且改善官場風氣,要官員恪盡職守。但是從政局穩定考慮,在懲治貪腐的力度方面並不大,導致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更加嚴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官場貪腐現象並不是隻有嘉慶一朝,而是貫穿瞭整個封建社會,貪腐風氣要想從根本改變,必然會觸動更多的利益體,可能會撼動當時朝廷的根本,也就是滿足貴族的利益,這對於統治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而且當時的嘉慶內憂外患,正是用人之際,白蓮教起義,需要派兵鎮壓。西方的工業革命促進瞭西方經濟的發展,西方渴望打開清政府這個市場來加快經濟的發展,讓鴉片流入瞭中國。

在皇帝看來皇權高於一切,當時貪腐現象多出現於滿族貴族,如果嚴懲,勢必撼動這些貴族的權益,那麼嘉慶的皇權堪憂,沒瞭皇權又何談治國安邦呢?從嘉慶懲治和珅一事中就能看出,他是嫉恨腐敗的,但是可能他更看重滿族權貴對他皇權的擁護和支持。正因他治腐力度不夠,導致農民受到的壓迫加重。他雖有強國之願,但無強國之力。

康熙在父親手裡接來的江山是滿目瘡痍,內憂外患,這種情勢下,隻要不是昏君,稍作改善就能顯現政績,康熙撤藩王,收臺灣,戰蒙古,即位之後幾乎年年有戰爭,在其努力之下,將皇權牢牢掌握在帝王手裡,萬裡江山一片和平景象。但是卻給他的兒子雍正留下瞭內政腐敗,國庫空虛的爛攤子。雍正為人刻薄,手段兇殘,他在位的13年間,整吏治,除貪腐,終將國庫充裕,內政清明。

乾隆是一個幸運兒,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的江山是一個內外安定的盛世景象,他是坐享瞭爺爺和父親的付出所帶來的成果,創造瞭“康乾盛世”。但乾隆晚年生活好奢靡,寵信和珅,導致他留給嘉慶帝的江山卻是一個內政腐敗,國庫空虛,內亂不斷的江山。嘉慶皇帝可能沒有康熙的帝王之道,但是相比其父親,他並不是最次的,其實清朝的沒落應該是從乾隆年間就已經埋下瞭,隻是到嘉慶年間開始彰顯出來,這個時候的嘉慶並沒有像他的先輩那樣幸運,即有些生不逢時,又有些時不我待。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