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項羽幾乎百戰百勝,為何最後會敗給劉邦自刎烏江?

項羽幾乎百戰百勝,為何最後會敗給劉邦自刎烏江?

時間:2020-03-12 10:52: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項羽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項羽絕對稱得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大將之一,自24歲起兵開始,歷經瞭70多場戰鬥可謂是百戰百勝,但最終還是落瞭個自刎而死的下場。

而他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為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從內部原因上來看,項羽身為天之驕子,及冠不久就成就瞭霸業,難免剛強直爽,胸無城府。征戰無數的他過於暴戾,在進入秦王宮之後大肆屠燒,不得民心。最重要的是,相比於劉邦來說他缺少政治敏感度,最後陷入瞭瞭四面楚歌的困局,其實他大可東渡烏江從頭再來,可是他卻隻因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就自刎而死。

從外部原因上來看,地理條件對於戰爭的成敗也有很大的影響,被封為漢王的劉邦占據巴蜀之地,這些地方自然條件好,經濟發達,戰略地位也很重要。項

羽在占據秦國都城之後,把這三座城池分封給瞭他人,自己卻以貧窮的彭城為都,這個地方歷來就是兵傢必爭之地,地勢平坦,易攻難守。

一、項羽失敗的內部原因:其剛愎自用的性格和過低的政治覺悟註定難成大業

(1)政治選擇的錯誤:

項羽在推翻秦王朝的暴政之後,並沒有像秦朝那樣建立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王朝,而是延續瞭戰國時期的分封制。

他把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好的地域劃分給瞭自己的親信,把之前的六國貴族後裔發配到瞭偏遠的地方。顯然這最終導致瞭舊貴族與項羽集團之間的矛盾。

對於劉邦的分封更是錯上加錯,項羽認為巴蜀地區地勢險峻,無法對他的統治造成威脅,所以就把這個地方分封給瞭劉邦。他的這個做法大大忽視瞭這個地方的軍事價值,此地乃是一塊絕佳的易守難攻之地,並且還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對於劉邦之後的軍事活動來說這塊寶地,是一塊絕佳的軍事後方基地。

更難想象的是,他竟然把關中地區一分為三,分別安排給三個人統治,當時秦朝剛剛被滅,很多百姓心中的不滿還沒有被安撫下來,因此這三個人在當地十分不得民心,劉邦瞅準瞭這一機會,趁機攻占關中地區,並且一步步做大起來。

總之,項羽對於土地的不當處置,使這個本來統一的國傢漸漸走向瞭分裂,這違背瞭歷史發展的潮流也註定瞭項羽之後失敗的結局。

(2)過於迷信武力:

在《項羽本紀》中曾記載,項氏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領,從這方面我們可看出,他出生於武將世傢,傢世顯赫又得到瞭季父的培養,顯然是一個人中龍鳳。但是,雖有萬夫不當之勇的他,並沒有為自己制定出明確的戰略目標。

從他用武力推翻秦朝的統治之後,“分土為王”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這種做法,除瞭使剛剛統一的天下又一次陷入混亂,還導致他不得不利用武力到處去鎮壓,在討伐齊國田榮時,劉邦趁此機會占領瞭楚都彭城,之後項羽率領3萬精兵回救,但是後方卻被漢軍將領突襲。

與此同時,韓信正在消滅北方六國,拉攏項羽陣營的大將,慢慢的,漢軍形成瞭對楚的戰略包圍。沒有固定後方補給的項羽糧草殆盡,被破簽訂瞭《鴻溝合約》。

合約簽訂後,他再也沒有想過另一步動作,隻得率領軍隊東歸,而劉邦卻接受瞭張良等人的建議,撕毀瞭合約,出兵討伐楚國,最終取得瞭戰爭的勝利。

(3)不得民心:

在《高祖本紀》中記載,項羽在到達秦王宮之後,就開始組織士兵大肆燒殺搶奪,屠戮百姓無數。而劉邦此時卻與秦朝的父老《約法三章》。顯然百姓們的內心更傾向於劉邦,爭相把自己傢的牛羊酒食獻給軍隊,但是劉邦卻拒絕不享受,於是,當時的秦朝百姓“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除此之外,他還除掉瞭義帝,雖然他已經起兵造反,但他還算是臣子,這樣一來,他相當於犯瞭“弒君之罪”,那麼任何人都有瞭起兵攻打他的理由。

總之,項羽失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得民心,在與漢軍的“垓下之戰”時,漢軍之所以可以找到他,就是因為有一老農為劉邦指路。

(4)用人不明:

項羽所親信的近臣主要有兩類:

一類是過去楚國的宗親故舊;

另一類為楚國之外的人

項羽有著濃厚的宗親意識,比如說他手下的項伯、項佗,項莊等人都是他過去的親信。

其實,一開始他身邊是有很多人才的,比如說韓信、陳平、龍且、范增等,但漸漸的這些人都離他而去瞭,最後隻剩下過去的宗親貴族。

這些人之所以離他而去,是因為項羽本身性格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分不清楚忠臣和奸臣不善於納諫,漸漸的很多人都和他產生瞭隔閡,最終離他而去。

英佈本來是項羽的愛將,多次以少勝多戰功顯赫,被封為九江王。但到瞭後期,項羽多次向他調兵,他卻稱病不出。因此項羽埋怨他,於是便派使者去召見他,在這種情況下鯨佈更加害怕,不敢前去 。正好劉邦派使者來勸降,於是他便“反楚歸漢”瞭。

除瞭這些人之外,他的宗族也是如此。

雖然項羽十分信任項氏傢族,但有些人甚至成為瞭內奸,項伯在楚漢相爭時曾多次幫助劉邦,本來函谷關時項羽完全可以戰勝劉邦,但是項伯為報答張良的救命之情,泄露瞭軍機,還和劉邦成為瞭兒女親傢,最終導致鴻門宴時劉邦順利逃走。

二、項羽失敗的客觀原因

(1)戰略地理原因:

縱觀歷史上的君主,沒有一位不是認真挑選都城所在地,都城對一個國傢來說十分重要,有瞭穩固富庶的根據地才能在戰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項羽選擇的根據地是彭城,在現在山東商丘地區,這個地方春秋時期屬於宋國,土地貧瘠物產匱乏,完完全全的窮鄉僻壤之地,經濟相當落後。

項羽把其他廣袤的領土分給瞭九江王等人,而自己卻占據著貧窮的楚國九郡,因此他的立國基礎相當薄弱,無論是兵力還是經濟都無法與劉邦的漢軍相抗衡,盡管江東八千子弟驍勇善戰,但也難敵裝備完善的10萬虎狼之師。

另外關中平原被群山環繞,形成瞭易守難攻之勢。相反項羽所居之地,地勢平廣,雖然有利於步兵和車隊前進,但是也造成瞭防禦困難。

韓信在之後受到劉邦的命令,率兵南下進入楚國境地之後,勢如破竹,一直打到廣陵,都沒有受到有力的抵抗,這場軍事活動把項羽在淮北後方的巢穴摧毀殆盡,讓他陷入瞭無法補給糧草的境地。

(2)經濟地理原因:

經濟發展對於軍事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楚漢戰爭之中,項羽沒有能夠占據有利的地理條件,也導致瞭後期軍事活動無法順利運行。

當時,敖倉是秦末關東最大的糧倉,一開始,劉邦正是守住瞭此地,才頂住瞭項羽的主力進攻,使楚漢戰爭轉入到相持階段。

在項羽攻破此地之後,漢軍屢戰屢敗,但是項羽在勝利之後卻沒有意識到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劉邦趁此機會,又一次攻占敖倉,把主力軍隊都調集在此嚴加防守。

總結:

項羽這一生雖然短暫,但也十分輝煌,在很多原因的融合之下,他沒能坐上至尊寶座,但他到底還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成功在於年少成名,氣勢輝煌,但他失敗也在於此!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