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8 11:01:30
秋冬季「油」不夠用
皮脂腺合成分泌油脂會受到環境溫度影響,研究發現皮膚溫度每上升 1 攝氏度,皮脂分泌量增加 10%,這也是夏天「一日不洗澡、全身油乎乎」的原因。
關鍵皮脂腺喜歡暖和的環境,而冬天溫度很低,皮脂分泌量大幅度減少,皮脂膜的形成就會受到影響,使得其保濕、潤膚和保護的功能明顯下降。
保濕要抹點什麼油?
既然冬天皮膚幹是因為油少,那直接抹點油好不好?比如土豆 油、大豆油、香油……喂,快住手。你想想,要是這些油直接可以往身上抹,那也沒護膚品生產商什麼事瞭。
下面給大傢介紹下幾種冬季護膚常用的「油」。
1. 凡士林
平時我們見得最多的護膚油,非凡士林莫屬瞭。
凡士林是一種烷系烴或飽和烴類半液態的混合物,也叫礦脂,從石油中分餾得到的。這是一種極佳的封包劑,即塗抹在皮膚可以很好地封包皮膚,防止皮膚經皮水分丟失。
同樣功效的油還有羊毛脂、礦物油、矽樹脂衍生物聚二甲基矽氧烷和環狀聚二甲基矽氧烷等。它們也是各類保濕霜中常添加的封包劑成分。
2. 甘油
甘油也是大傢很熟悉的「油」,但嚴格地講甘油還真不是油,它隻是是甘油三酯分子的骨架成分,化學名叫丙三醇,屬於多元醇類。
甘油是很好的溶劑和吸濕劑,能夠從環境中吸收水分,所以常用語保濕霜中的保濕劑成分。
3. 矽油
還有一種被洗發水廣告嫌棄的「油」——矽油。實際上皮膚科醫生並不嫌棄矽油,因為矽油確實有用,對皮膚有好處。
矽油通常是指「二甲基矽油」,這是一種在室溫下呈液態的物質,外用對人體基本無害,有很好的潤滑作用。
選擇適合自己的「油」
1. 根據自己的膚質來選
雖然都是油,但是它們有各自的特點:
有些油脂有吸收水分的功能;
有的有潤滑功能,讓皮膚很光滑;
還有的能夠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能夠防止皮膚的水分經皮丟失。
根據這些特性,我們把它們分類成保濕劑、潤膚劑和封閉劑。
這三種類型的油脂配比不同,保濕產品的側重點就會不同。例如皮膚比較油的人就可以選擇偏向於保濕和潤膚功能的產品,而皮膚比較幹的人就可以選擇偏向於封閉功能的產品。
2. 根據產品劑型來選
另外,選擇保濕產品時還要註意劑型。
市面上的保濕產品把水和油配在一起制成不同的劑型,根據水和油的比例不同,分為乳劑(水包油型乳化劑)和膏或霜劑(油包水型乳化劑),如何選擇?
乳劑配方較薄,基礎成分包括礦物油,丙二醇和水等,適合白天用;
而膏霜類劑型由凡士林或者羊毛脂衍生物等重質油、礦物油和水配制而成,較厚,封閉性強,適合晚上用。
一般而言,對於正常人的日常保濕,根據自己的皮膚類型,選擇相應配比側重點不同的保濕劑,根據使用的膚感需求和時間段,選擇合適的劑型,這樣就足夠瞭。(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