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都有哪些征兆?

2017-01-11 11:02:24

  慢性腎病

  如果沒有呵護好腎臟,患上腎臟疾病,不僅會飽受疾病折磨,還可能要承受高額的治療費用,甚至還會誘發一系列並發癥。在3月14日國際腎臟日之際,我們幾位呼籲要對慢性腎臟病(CKD)高度重視。

  慢性腎臟病有“三高三低”

  臨床上,慢性腎臟病是指腎損害時間超過三個月,病人尿液和相關的血液指標出現異常,腎臟病理學、影像學發現異常,或腎臟的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

  慢性腎臟病特點有“三高”、“三低”:發病率高、並發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兄弟 對慢性腎病的知曉率低、防治率低、並發心血管病的知曉率低。據資料統計,腎臟病發病率高,正常人群約6.1~10%,而且早期可能無癥狀,知曉自己患病及進行治療者很少,因此有很多病人未發現自己有腎臟病,直到病情嚴重,患上腎衰竭時才發現,這時治療已非常困難,甚至無力治療。慢性腎病如未能及時有效救治,導致病情惡化,就容易隨病程遷延發展成為慢性腎功能不全、腎衰竭,最終形成尿毒癥。

  多數患者為中老年人

  以北京為例,CKD的患病率為13.0%,其中40~59歲的人占14.2%,60~69歲的占20.80%,70歲以上的人占30.50%。為啥慢性腎臟病容易找上中老年人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器官會逐步減慢“工作”速度,腎臟也一樣。人到瞭40歲以後,腎臟的重量就開始逐漸減輕,體積縮小;腎臟血漿流量每年減少約10%;腎小球濾過率(GFR)每年降低約0.75~1毫升/分。到瞭70~80歲,腎臟重量下降約20%~30%,總體積減小瞭20%左右。這大大地增加瞭中老年人患慢性腎臟病的幾率。

  慢性腎病可能是很多疾病誘發而導致的,比如我們常說的“老年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等。當這些“老年病”出現病變,就會加大慢性腎臟病的患病機率幾率 。(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