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 為何劉備卻借荊州有借無還?

2016-08-17 21:53:45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在眾多三國故事裡面,劉備向孫權借荊州的事實是多數網友都熟知的,但孫權當初為何要把把荊州借給劉備呢,這就是本文今天要講述的。赤壁之戰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傢瓜分瞭荊州,初步形成三分鼎立之局。

  曹操占據南陽郡和江夏郡北部,以襄陽為重鎮,阻止聯軍北上。孫權占據瞭南郡(《演義》中寫的是周瑜攻南郡不下,劉備取之,事實上南郡為東吳所克,故有借荊州之說)和江夏郡南部,全據長江形勢,打通瞭西進益州的大道。劉備占據江南四郡:武陵,長沙,零陵,桂陽,有瞭立足之地。按照戰前諸葛亮使吳所訂雙邊協定,赤壁戰後荊州歸劉成鼎足之形。成大事者,不得負義,魯肅也勸孫權借地資劉備,“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所謂借荊州,僅指南郡而已。孫劉聯盟抗曹,劉備要求有一個與敵曹操鄰接的前沿陣地也是名正言順的。若孫權不借地給劉備,曹操在襄陽,雖經赤壁大敗然實力尚存,劉備在公安,對荊州虎視耽耽,不排除武力奪取的可能,江陵處在腹背受敵的位置,如何守得住?而借荊州後,西線防務可交給劉備,孫權可專心經營合肥防線。因此借荊州一舉,吳蜀雙方得益,曹操也大感意外,得知消息驚駭不已,不覺把手中的筆也掉落在地上。

  孫劉聯盟,互為犄角,從荊州北上宛洛是劉備發展的方向,從揚州北上徐州是孫權發展的方向,公元212年孫權修濡須塢,214年攻下皖城,築起瞭鞏固的江北防線。當時長江上遊有劉璋,漢中有張魯,關中有馬超,韓遂,這是三個互不統屬而又均無遠略的割據集團。曹操占有整個大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兵強馬壯,仍有力量卷土南下。孫權和劉備處在長江中下遊,無論地利和人和,均不能單獨與曹操相抗,為求生存和發展,孫劉聯盟抗曹,唇齒相依,形勢使然。 但要註意到孫權不得荊州,上遊門戶洞開,他就坐臥不寧,在同盟中隻能扮演附庸的角色。因此孫權必然會盡全力要回荊州,而荊州又是劉備隆中路線的一路北伐基地,故吳蜀之間存在著一種不可調和的矛盾,隻不過該矛盾被當時主要矛盾--抵禦曹操所掩蓋,一旦形勢緩和,荊州的矛盾將上升為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弱國結盟對抗強國,目的是求得力量的均勢以便生存和發展,因此聯盟內部也要力量相對均勢,這是聯盟的條件。公元214年,劉備得益州,勢力壯大,荊州居吳國上遊,孫權感到西強東弱,因而向劉備提出索還荊州的要求,關羽坐鎮南郡,兵力強盛,孫權不敢提出要求隻好討南部三郡,兩傢差點大動幹戈,結果和約中分荊州,孫權得長沙,桂陽兩郡,矛盾暫時緩和,孫權把重心移到合肥前線。公元219年,劉備得漢中,上庸兩地,關羽又威震荊襄,勢力發展迅猛,再次打破東西均勢,孫權震恐而偷襲荊州,這也是必然之勢。 說到襲荊州,不少人會認為這是孫權的失策。的確,吳蜀小國,兩國合力尚不敵曹魏,今還互相攻伐,徒損耗國力,使曹魏坐收漁人之利,從大局來看,這是不明智的,但不能因此片面地指責孫權的失策。首先,世界上沒有永恒的盟友,隻有永恒的利益。

  由於曹劉孫三方的最高政治目的都是統一天下,這一形勢決定瞭三國外交具有濃厚的互相利用的色彩而沒有真誠的聯盟,所以孫劉之間的明爭暗鬥以及公開交戰都是順乎自然的。這一點蜀漢方面也很清楚,鄧芝使吳時就說:滅曹之後,“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其次,荊州本是東吳所有,暫借劉備以為根本,如今劉備羽翼已豐,索回荊州天經地義。但劉備貪而忘義,賴著荊州不還,孫權顧及同盟,未輕易行動。劉備入川,孫權就招回其妹孫夫人,為討回荊州埋下伏筆。劉備取得益州,孫權隻索討南三郡,極有分寸,可惜劉備、關羽不識大體,以兵戎相見,破壞瞭同盟,促使孫權下決心武力奪回荊州。

  世人皆言東吳背盟,卻沒看到是蜀漢背盟在先。再次,從地理形勢來看,徐州地形利於陸戰而於水戰不利,東吳即便攻下亦難守;而荊州是東吳上遊咽喉所在,誰占據荊州誰就與東吳共享長江天險,孫權焉能不寒,後來晉滅東吳時就是以荊州為基地的。因此當時東吳要謀求發展,奪徐州不如奪荊州。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東吳是兵不血刃拿下荊州的,荊州未受戰爭破壞,也就是說雖然蜀國喪失荊州,國力銳減,但蜀國減少的國力是無損耗地轉移到東吳方面,聯盟的合力並沒變,隻是聯盟內部力量重新分配。隻要劉備不頭腦發昏,發動一場對雙方都無益的夷陵之戰,曹魏焉敢小覷聯盟。夷陵之戰的結果是劉備賠瞭老本,蜀漢基業毀於一旦,東吳雖是勝利者,但一場惡戰下來多少都有損失。所以說,襲荊州之戰聯盟實力尚在,真正虧空聯盟實力的是夷陵之戰,最大的失策者是劉備而非孫權。 夷陵之戰本是吳蜀之間的一場火並,但它卻造成瞭三分的地理均勢,反而鞏固瞭吳蜀聯盟。首先夷陵之戰後,蜀弱吳孤,曹魏優勢得到增強,隨之對吳的壓力增大,迫使孫權回到聯蜀的立場主動求和。其次夷陵之戰使吳得荊州,穩固瞭上遊門戶,不再擔心西邊的威脅,可以專心對魏,促使孫權下決心與魏決裂。第三夷陵之戰蜀國慘敗,國力更加削弱,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尋求盟友,於是吳蜀聯盟很快恢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