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16:20
隻不過桃花運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陶謙之所以能交桃花運,那是因為他有許多男人都沒有的條件——長得帥,自身硬件非常過硬,長得又瀟灑又帥氣,再配上不羈的傲氣,在氣質上更是全面升華。這樣的帥哥,放在哪個時代都是討人喜歡的,還是那句話,長得帥,不管找老婆也好,找工作也好,都是非常容易的。
不要以為隻有現代才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古代也一樣,說不定陶謙穿越到瞭現代,還能成為一個優質偶像呢。
陶謙就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條件才迎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春:有一天他在街上玩耍的時候,做過蒼梧(交州之地)太守的同鄉甘公在飯後散步的時候恰好看見,一時間竟被陶謙的帥氣容貌吸引住瞭,便把他叫到自己身邊閑聊瞭幾句,話是平常話,可談下來後,甘公對陶謙卻是越看越順眼,覺得這是個奇人。
談到最後,甘公毅然決定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打算讓陶謙做自己的乘龍快婿。
甘公急匆匆回到傢後,就把這一件事對自傢夫人說瞭,說是找到瞭夫婿,快些準備相關事宜。
得知未來夫婿就是那個頑劣的陶謙後,甘夫人卻生氣瞭,要知道陶謙在當地可是壞出瞭名堂,還幼稚到沒眼看。馬上責問起丈夫怎麼能把女兒嫁給這樣的逗比呢?“妾聞陶傢兒敖戲無度,如何以女許配?”
聽到這樣的問題,甘公把嘴一撇,邊嘲笑甘夫人頭發長見識短,邊徐徐解釋道:“彼有奇表,長大必成。”
甘公就像算命先生一樣胸有成竹地認為陶謙的長相遠遠帥於常人,那將來也一定比常人更有出息的,女兒跟著他不會吃虧的。而甘夫人最終被說服,隻好同意瞭這一門婚事。
在成為一傢人後,甘公為瞭女婿的前途考慮,便安排他去學習深造。在當時,所謂的學習深造就是拜名師、讀名校。甘公的眼力不錯,婚後變得懂事的陶謙與以前判若兩人,在入學成為學生後,好學不倦,進步很快,成為一名有學問的儒生,而且書不但讀進腦子去瞭,還取瞭不少治國平天下的“真經”,甚至拿到瞭一張文憑作為晉升的資本,相當於給自己鍍上瞭一層金。
陶謙在學成回來後,立刻就進入瞭州郡官員的選拔人員中,之後被朝廷舉薦為茂才。那茂才(秀才)是什麼?在這裡需要好好解釋一下。
東漢官員錄取士子實行的是察舉制,在當時並沒有科舉制,通過考試成績來選拔人才,也沒有現在的面試制,以文憑來選拔人才。察舉制就是當地官員舉薦在“德行”上得到鄉裡鄉親最多好評的儒生,多為在待人孝道上或者傢庭背景上有所作為的人。隻不過一個普通學子要想被領導看上的可能性跟買一張彩票就中千萬大獎差不多。
比方說,舉孝廉,一個郡一年就一兩個名額;舉茂才(秀才)就更難瞭,一個州一年才一個。那時實行的是州、郡、縣三級行政管理體制,大體對應現在的省、市、縣。也就是說,要想被舉為孝廉,理論上你應該是郡裡的第一名,相當現在的市高考狀元;如果想被舉為茂才,你應該是州裡的第一名,相當於現在的省高考狀元。關鍵是那時雖然有考試,卻沒有科舉,名額又那麼稀缺,如此低的中獎率,一般群眾隻有重在參與瞭。
成為“省高考狀元”的陶謙名聲大漲,在漢代,人隻要一出名,什麼好事都跟著來。
很快,他就步入瞭官場——官拜尚書郎,成為盧(今山東長清東南)令,轉為舒(今安徽廬江西南)令。當瞭縣令的陶謙,剛直、心氣宏大,且清白廉潔,造福於一方。唯一的缺點就是人逗比瞭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