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悲歌:情路坎坷之蔡文姬

2016-08-17 22:17:58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憂不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胡為生兮獨罹此殃。

  但,對故鄉的深切思念,最終還是使她登車而去。

  不幸於凡夫俗子來說隻是不幸,而對於才女來說卻是記錄生活、書寫怨恨的極好契機。國傢不幸詩人幸,賦到滄桑句便工。隻有深重悲苦的遭遇,才能寫出血淚交迸的詩文。痛苦、矛盾和掙紮糾結在一起,文姬的感情如濁浪滔滔的洪水,噴薄而出,於是吟詠出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它也是文姬痛苦的心曲,是淒涼悲愴的琴音,是文姬在無人的暗夜,在風雨黃昏後,在淒淒慘慘戚戚中的自彈自唱,是生命的悲歌,是思鄉的戀曲,是夢兒的泣血。無數個夜晚,殘燈明滅中,文姬斜倚枕頭,諳盡愁滋味。

  據傳,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後,每於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它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這支曲子。可見,文姬歸漢後,胡人是非常懷念她的。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傢破人亡,已無棲身之所。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今非昔比,曾經的豪華大傢,曾經的閨閣樓廳,都成瞭斷壁殘垣,隻有一顆孤寂的心,在淒風冷雨中飄蕩。

  在曹操的安排下,文姬嫁給田校尉董祀,同年爆發瞭著名的“赤壁之戰”。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蔡文姬當時已經35歲,且飽經離亂憂傷,又因為思念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蔡文姬自然不甚滿意。董祀隻是迫於丞相的授意,才接納瞭她。

  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蔡文姬顧不得嫌隙,衣衫不整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為丈夫求情。當時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人說:“蔡伯喈之女在外,諸君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見到文姬後,滿堂賓客都大失所望,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

  文姬走上堂來,淒淒慘慘地跪訴緣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吾亦無奈。”蔡文姬中肯地回答說:“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恐難自存,於是看在文姬的面子上寬宥瞭董祀。是文姬,保住瞭董祀的命!

  經歷瞭這件事,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對蔡文姬開始另眼相看。夫妻倆也看透瞭世事,溯洛水而上,定居於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過上瞭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蔡文姬一生歷經滄桑,命運多舛,她一生三嫁,情路坎坷曲折,但最後的婚姻是圓滿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