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21:36
早在漢朝的時候,後妃宮女做記號的情形在《史記》裡已有明確記載:“天子諸侯群妾,以次進禦,有月事止不禦,更不口說,以丹註面目為識,令女史見之。”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無論天子還是諸侯的大小嬪妃,都必須按順序“排班兒”伺候她們共有的夫君;哪個女子來瞭月經無法參加輪值,她不能直接說,而是用紅顏色在臉上做個標記,讓主管的“女史見之”。這裡沒說皇帝直接看到哪個女子臉上有紅色標記就取消其臨幸計劃,而是由主管人員“密奏”。
除瞭“以丹註面目”,後妃宮女在月經期間還有戴戒指的做法,那也是一種記號。據《三餘贅筆》記載,漢朝宮女們在月經來潮或者懷有身孕時,往往會在手上戴一枚金戒指,提醒帝王在此期間不可與其同房。所以金戒指也被稱為“經戒之”,表明月經期間戒除性行為,是一種警示標志。至於如今的結婚戒指是否也有這樣的功能,還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關於是戴金戒指還是戴銀戒指,是戴左手還是右手,還有另一種說法,據說漢朝的後宮女子每當來月經或者懷孕時,就在左手戴一枚銀戒指;如果被皇帝臨幸瞭,則會賜給金指環,戴在右手上,並由女史記下與皇帝同房的時日,以備日後確定懷孕時刻進行核對。如果這種說法有依據的話,那麼皇帝本人應該是清楚這些記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