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27:20
當時出現瞭許多詭異恐怖的情景:當人們正在相互交談時,便不能自主地開始搖晃,然後就倒在地上;人們買東西時,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時,死亡也會不期而至。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貧苦人,鼠疫最嚴重的時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萬人不幸死去。
官員在極度恐懼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匯報,死亡人數很快突破瞭23萬人,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屍體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著屍臭味。查士丁尼自己也險些感染瘟疫,在恐懼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夠埋葬上萬具屍體的大墓,並以重金招募工人來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斷瘟疫的進一步擴散。於是,大量的屍體不論男女、貴賤和長幼,覆壓瞭近百層埋葬在瞭一起。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它還繼續肆虐瞭半個世紀,直到1/4的羅馬人口死於鼠疫。這次鼠疫引起的饑荒和內亂,徹底粉碎瞭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走向崩潰。
人類史上十大最嚴重瘟疫之:倫敦大瘟疫(1665-1666)
倫敦大瘟疫是指一場於1665年到1666年發生在英格蘭的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瘟疫中,有七萬五千到十萬人喪生,超過當時倫敦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確定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引起的大面積黑死病,由人通過跳蚤感染瞭鼠疫耶爾森菌 。1665年這場傳染病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
瘟疫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來自法國,1665年4月,兩個法國海員昏倒在倫敦西區特魯裡街與朗埃克路口,後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引起瞭大范圍的傳染。另一種說法是說鼠疫病毒來自荷蘭,這種疾病自1599年起就在荷蘭當地傳播瞭。瘟疫襲擊的第一個地區是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區。1664年底至1665年初的冬天,就已經有病例在那裡出現,但直到1665年開春,由於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衛生條件的急劇惡化,疾病才大規模迅速地傳播開來。到瞭1665年7月,瘟疫已經遍佈倫敦城。當時的國王查爾斯二世以及他的傢人都被迫離開瞭倫敦前往牛津郡,但市長和參事仍在堅守崗位。而一部分神職人員、醫生和藥劑師也因此忙碌瞭整個夏天。滿大街都是負責瘟疫的醫生,雖然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沒有執照。
由於這場瘟疫的蔓延非常之快,人們不得不將患病者所住的房子都連人封死,在緊閉的大門外漆上紅十字,上面寫上“上帝保佑”的字樣,嚴禁任何人出入。每天隻是在限定的時間,由專人從窗口送進食物和水。成千上萬的病人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淒慘地死去,最多時一周死去的就不下萬人。時至9月上旬,原來熙熙攘攘的倫敦城竟然完全變成瞭一座寂靜的死城。所有的店鋪關瞭門,街上幾乎看不到行人,路旁長滿瞭茂盛的雜草。城內唯一能夠不時打破沉寂的工作,便是運送屍體。每到夜晚,運屍車“咕隆,咕隆!”的車輪聲和那哀婉的車鈴聲,讓人聽瞭毛骨悚然。最初,這項掩埋工作隻是在深夜進行,後來死者人數太多瞭,不得已也在晝夜進行瞭。死者的屍體被橫七豎八地裝到運屍車,運到各處的埋屍坑。在那裡,負責埋屍的工人們往往蒙面捂嘴,搖著鈴,口中念著:“安息吧!”匆匆把屍體倒入坑內,掩上薄土後,匆忙離開。
記錄顯示倫敦的死亡人數從每周1000-2000人持續上升,到1665年九月,平均每周已經有7000人死亡。到深秋時候,狀況得到瞭一定程度的控制。到1666年二月,城市被認為安全到可以迎接國王瞭。而同時,由於與歐洲大陸的商貿交流,瘟疫傳到瞭法國。此後直到1666年九月,瘟疫仍在溫和的流行。9月2日和3日,倫敦城遭遇瞭一場大火,燒毀瞭大部分遭到感染瞭的房屋,這是狀況好轉的開端。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大部分被感染的人群都已經死亡瞭。此後倫敦城在大火的基礎上重建,在這場瘟疫過後又獲得瞭的新生。
人類史上十大最嚴重瘟疫之:美洲瘟疫(16世紀)
歐洲人到來之前,這裡居住著400萬到500萬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數都在16世紀幾十年間死去,有歷史學傢甚至稱它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不過,奪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殺手不是歐洲人的槍炮,而是他們所帶來的瘟疫。當哥倫佈抵達新大陸時,歐洲人就已經經歷瞭多次致命傳染病的浩劫,也從中找到瞭治療一些傳染病的方法。但是,美洲之前長期與歐亞非大陸隔離,印第安人也幾乎與這些疾病完全隔絕。歐洲人的疾病隨著哥倫佈的第一次美洲之旅後開始蔓延到新大陸。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亂、淋病和黃熱病等,這些早已被歐洲人適應的疾病對印第安人來說卻極具殺傷力,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幾乎缺乏抵抗力,尤其是麻疹和天花。因此阿茲特克人等中美洲原住民即使擁有歐洲人攻不破的城墻,但卻被外來的瘟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