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28:31
上世紀,抗美援朝時期,中國的志願軍進入朝鮮後,作戰沒多久就俘虜瞭成千上萬的聯合國軍。於是志願軍就在朝鮮北部建造瞭一個大規模的戰俘營。
在朝鮮戰爭結束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發佈一條新的政策,允許戰俘在90天的冷卻期中自己決定是要回國還是選擇在戰爭的所在國,或者時選擇去某一個交戰國。在杜魯門頒佈這條新規定後,在戰俘營中有22名士兵選擇留在瞭中國生活,拒絕遣返。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瞭世界上的轟動,當時很多美國人都說這22名戰俘是被中國共產黨給洗腦瞭。
之後這22名戰俘有的先後回國,有的去瞭別的國傢,隻有一位名叫溫納瑞斯的美軍戰俘一直留在瞭中國。他之後定居在瞭山東濟南,在那生活瞭50年,認識他的人都習慣稱他為“老溫”。2004年溫納瑞斯在山東濟南病逝。
因為窮選擇當兵
溫納瑞斯曾先後在美國幾傢工廠做工,後來美國遭遇瞭金融危機,在生活困難的情況下,他選擇瞭去當兵。兩個月後他去瞭朝鮮,這年他28歲。溫納瑞斯同大批的美軍一起,被派到38度線以北的平壤地區。1950年11月28日,美軍發動“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中國人民志願軍將“聯合國軍”和南朝鮮李承晚軍隊引誘到預定地區後,發起瞭第二次戰役,“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隊戰敗四處潰逃。一天深夜,溫納瑞斯被四面突發的陣陣槍炮聲驚醒,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做瞭志願軍的俘虜,被送到朝鮮碧洞第5戰俘營。此時,溫納瑞斯來到朝鮮才一個多月。
在志願軍戰俘營的兩年半時間裡,溫納瑞斯等戰俘的思想發生瞭很大轉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俘虜管理人員發揚我軍優待俘虜的傳統,嚴格執行《日內瓦戰俘公約》,待戰俘如兄弟一般,感化瞭無數敵軍戰俘,在世界面前展現瞭中國人民講和平,講人道的博大胸懷。
戰俘營的生活
一提起戰俘營,人們往往會想到惡劣的生活條件,陰森寒冷的牢房,戰俘們在看守的皮鞭和刺刀監督下從事著沉重的勞役,稍有不順從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打罵刑罰甚至於被殺害。
當溫納瑞斯回想起自己再戰俘營裡的生活時,他說戰俘的生活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樣,每天幹苦力,遭體罰。相反,是充滿快樂和有愛的。志願軍不讓戰俘幹活,也不搜他們的口袋。至於金表等貴重物品,則由管理人員統一登記、管理,等遣返時還給他們。對那些犯瞭錯誤的戰俘,管理人員也從不打罵,而是采用教育溝通的方法,最多關關禁閉,但決不超過一周。俘虜營沒有鐵絲網,更沒有當時美國一些媒體說的“密佈的電網”。昔日戰場上的敵人變成瞭朋友,因此溫納瑞斯認為,他的被俘對他來說並不是一種恥辱,而是他人生中的“解放”,是在戰俘營中的兩年半時光,使他逐漸獲得瞭真理,有瞭真正的人生理想。
志願軍還特別尊重不同國傢、不同民族的宗教習慣,使戰俘們能過基督教的聖誕節、感恩節,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開齋節等。尤其是過聖誕節和春節的時候,一連幾天戰俘營都處在節日氣氛之中。在俘管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戰俘們精神狀態很好。有的俘虜還非常調皮和風趣,他們見瞭從戰俘營邊走過的朝鮮村婦就大喊“阿媽妮!阿媽妮!”讓人哭笑不得。
選擇去留
在杜魯門頒佈新的政策後,溫納瑞斯與另外21名戰俘選擇瞭在中國定居,一時間在國際上引起轟動。之後日本、美國等多個國傢的報社和電視臺曾多次對溫納瑞斯進行過專訪,溫納瑞斯說生活在中國的日子很幸福,中國人民都很友好,沒有戰爭的日子真的很美好。
2004年,身體狀況一向比較好的溫納瑞斯因腿部摔傷住進瞭醫院,在住院期間,他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傢人按照他的意願,把他葬在瞭濟南的一個公墓裡,中國紅十字會等單位先後給他敬獻瞭花圈。
以上均是根據相關內容記載所述而成,如您想瞭解更多咨詢詳情,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