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30:24
十大飯局NO.7 赴宴丟官職的飯局:杯酒釋兵權
出席人物:趙匡胤、石守信、王審琦、石守信、王審琦
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著名的酒局,也是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話說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容登大寶,從昔日重臣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的皇帝。自打坐上龍椅之後,趙匡胤卻一直惴惴不安。他非常擔心歷史會重演這一幕,以後若是手握重兵的部下也效仿他當年的做為,自己的江山也就易主瞭。
趙匡胤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將的兵權。於是在961年,安排一次酒局,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武將飲酒。酒席上趙匡胤效小兒女情狀,象失戀瞭一般唉聲嘆氣個不停。眾人問明白瞭才得知皇帝擔心他們手握重兵日後會造反。他們隻好告老還鄉以享天年,並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他們的兵權從此被徹底解除瞭。在969年,又召集節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瞭他們的藩鎮兵權。這也開啟瞭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傢體制。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三軍統帥常常是個文官,武人比文人低一等。這種做法主要是為瞭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瞭軍隊的政變,但卻大大削弱瞭部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
在古代,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向來有效,拳頭就是硬道理。宋朝在這方面的表現在歷史上提供瞭一個非常奇特的范例,或者說是反面教材。若論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宋朝遠勝秦漢,甚至與盛唐相比也不遑多讓。然而宋朝的軍事實力卻不敢恭維,屢屢被起步於奴隸社會的遼、西夏、金、蒙古所擊敗。這種國富兵弱的格局,最後終於導致瞭宋朝的滅亡。可見,生存權都保證不瞭,一切都是白搭。所有這些後果,都起始於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所以這一場酒局,雖然政治影響力極大,但由於它的負面作用,無論如何是不能讓它進入前五的。
十大飯局NO.6 最有詩意的飯局:飲中八仙長安酒會
出席人物: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李璡: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左相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美少年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傢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書法傢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辯論傢焦遂:焦遂五鬥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雖說飲中八仙長安酒會沒有詳實的歷史文獻可準確求證,但有杜甫的詩《飲中八仙歌》佐證。說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酒色齊聚,且飲且賞;坐而論道,醉而忘憂;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裡挑燈,燈下尋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為聖,酒濁為賢;酒亂汝性,酒壯我膽;酒林高手,飲壇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