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上將反思內戰:有六次機會可以滅共產黨

2016-08-17 22:33:39

  國共兩黨內戰多年,當年的內戰給今日的中國帶來瞭不少後遺癥,臺灣問題一直到至今都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辦法。臺灣何時才能回到祖國的懷抱?共產黨與國民黨爭瞭這麼多年,何時才能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這大概也許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才能將兩黨的恩恩怨怨化解。

  當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派由於不敵共產黨的猛烈炮擊,落敗逃離到臺灣島。當時戰爭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共產黨幾乎沒有贏得勝算。抗日戰爭剛剛結束時,蔣介石的個人聲望達到瞭頂點,而當時國民黨國民政府的威望、軍事力量也達到瞭高峰,軍隊總人數接近500萬。國民黨軍隊中最強的就是陸軍,陸軍主流部隊的裝備和當時反法西斯戰場上的盟軍是一樣的,就連士兵的鞋帶都和美軍的一樣,更不要說武器瞭,輕武器都是盟軍裝備,重炮都是美式榴彈炮。

  而那時毛澤東主席兜裡也有個清單,是劉少奇從延安發過來的,當做一個談判的籌碼。

  這個清單上寫著的軍隊總人數是127萬。其實仔細算算看,當時軍隊的總人數哪裡有127萬人。抗戰期間八路軍有3個師,新四軍基本上沒有瞭,哪裡來的127萬人?隻能是算上民兵瞭。但最重要還不是人數,是武器,我們最好的主力部隊裝備就是步槍,部隊的火炮就是繳獲的日本山炮。而我們的民兵甚至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手持大刀就上戰場。

  在武器方面,共產黨就遠遠輸給瞭國民黨。也難怪當時有那麼多人不相信共產黨能有贏得勝算。

  1948年蔣介石曾在一個軍事檢討大會上說:“現在我們大多數高級將領精神墮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動搖,責任觀念完全消失。尤其使我痛心的是,這幾年來有許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級將領被捕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許多下級官兵被匪軍俘虜,編入匪部來殘殺自己,而不能相繼反政,這真是我們革命軍有史以來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這是蔣介石的原話。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便開始一股不可遏止的腐敗浪潮迅速席卷瞭全黨。後來蔣介石到瞭臺灣總結自己為什麼失敗,他還說,“我們失敗就失敗在‘接收’二字。”

  當時全國上下約有2300多個接收委員會。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的軍政大員發“國難財”,打著“接收”的旗號,把土地、企業礦山、國傢財產都拿來中飽私囊,從此重新開始國民黨作為執政黨的統治,但是內部的腐敗已經不可遏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