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7 22:44:26
三國戰場叱吒,各國武將人才輩出,能力超群。這其中包括蜀國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還有魏國張遼、張郃、徐晃、樂進、於禁都立過汗馬功勞。那麼對於吳國是否有五大將?分別是誰?帶著疑問,跟隨小編一起去瞭解下三國中的蜀國五虎將、魏國五良將、吳國五大將各是誰?
蜀國五虎將、魏國五良將、吳國五大將各是誰?
蜀國五虎將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
曹魏五子良將是張遼、樂進、於禁、張頜、徐晃
吳國五大將沒有確切記載,但據傳說是太史慈,甘寧,黃蓋,周泰,凌統等人,僅供參考。
董卓五虎將:呂佈(後叛變),華雄,李傕,郭汜(歷史上郭汜曾和呂佈單挑,李傕率軍攻長安時殺死瞭徐榮,擊敗瞭呂佈,後又擊敗瞭擁有猛將馬超、龐德的馬騰軍和韓遂軍),徐榮(歷史上擊敗孫堅、曹操等,並推薦瞭公孫度)。
呂佈五虎將:張遼(後歸曹操),臧霸,高順,魏續,宋憲(畢竟曹操曾說其乃呂佈部下“猛將”)
袁紹五虎將:顏良,文醜,張郃(後歸曹操),高覽,鞠義
袁術五虎將:紀靈 張勛 雷薄 陳蘭 俞涉
馬騰五虎將:馬超,馬岱,馬休,馬鐵,龐德(後歸曹操)
劉表五虎將:黃忠(後為劉備五虎將),魏延(後歸曹操),文聘,雷緒,劉磐
劉璋五虎將:張任,嚴顏,李嚴,孟達,張嶷
張角五虎將:管亥 廖化 周倉 裴元紹 卞喜
蜀、魏、吳三國大將簡介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裡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的事跡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張飛(?-221),字益德(《三國演義》、《華陽國志》中字翼德),漢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趙雲(?-229),三國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龍。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阪,他力戰救護甘夫人和備子劉禪。劉備得益州,任為翊軍將軍,從攻漢中。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從諸葛亮攻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眾寡不敵,退回漢中,次年卒。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劉備譽為“一身都是膽”。
黃忠(?-220),字漢升,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後歸劉備,並助劉備攻益州劉璋。公元219年,黃忠在定軍山一戰中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升任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後改封後將軍,賜關內侯。次年,黃忠病逝,謚曰剛侯。黃忠在後世多以勇猛的老將形象出現於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他的名字在中國也逐漸成為瞭老當益壯的代名詞。
馬超(176-222),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馬超是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起初隨父親馬騰在西涼為一方軍閥,後與韓遂一同進攻潼關,被曹操以離間計擊敗。此後馬超又起兵攻殺涼州刺史韋康,不久被韋康故吏楊阜擊敗,投奔張魯。劉備入蜀後馬超投奔劉備,並為劉備作前驅,進入成都。劉備稱漢中王後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又進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封斄鄉侯。公元222年,馬超病逝,終年47歲。
張遼(169—222)字文遠,漢族,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區大夫莊)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官至前將軍、征東將軍、晉陽侯。
樂進(?-218),字文謙,陽平衛國(今河南清豐)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於瓊。又從擊袁紹子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後來從曹操征孫權,假進節。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又以樂進數有軍功,遷右將軍。建安二十三年(218)逝世,謚曰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