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秘史:曾鬥不過80多歲老大爺著是咋回事?

2016-08-17 22:51:42

  可二張兄弟的出現卻使形勢變得復雜,這兩個女皇的小棉襖依仗著武則天的支持,排斥異己,與李唐族人矛盾重重。上世紀60年代,乾陵發掘出瞭永泰公主墓,這位不幸的公主再次進入瞭人們的視野,本是金枝玉葉,卻沒能享受到多少福祿,難產而死,英年早逝,墓志說:“春秋十有七。”一千多年前,公主的丈夫武延基跟別人議論二張,被張易之知道瞭,馬上給武則天打小報告,武則天聞之大怒,迫使武延基自殺。公主懷著孕,突然聽說丈夫已死,受到驚嚇,促發難產,藥石罔效,可憐十七歲的花季。皇室尚不能自保,何況其他人。當武則天病逝日漸沉重,謠言就四起,鬧得滿城風雨,全國人民都在偷偷議論,張氏兄弟會不會作亂,會不會矯詔,無人知曉。

  這段時間也不知道張柬之在做什麼,其實,不知道就對瞭,他肯定是不能跟二張直接沖突的,他要保全自己,等到武則天死瞭好確定大計。神龍元年,宮裡又傳來瞭武則天的病情,當瞭幾個月宰相的張柬之急得向熱鍋上的螞蟻,等瞭十五年瞭,萬一太子不能順利登基,無顏面見那些死去的李唐舊臣呀。不能托瞭,逼宮吧,為瞭掌控北門,他去見右羽林將軍李多祚,問道李將軍今天的榮華富貴到底是誰給的,李多祚被戳中瞭淚點,哭著說:“高宗”。張柬之一看有效果,又把當前的局勢分析瞭一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李多祚同志很有政治覺悟,當即表示願意配合。於是張柬之準備兵馬殺進宮廷,立斬二張,迫使臥床不起的武則天退瞭位。

  失去權力的武則天立即衰老瞭,李顯去看她時,母親沒化妝,少往臉上抹瞭幾斤粉,李顯以為白天撞鬼瞭。掌瞭這麼多年權,一下子失去瞭,武則天感到度日如年,每一秒都不自在,她的身體和心理正在被時間和絕望侵蝕,很快便退出瞭歷史舞臺。而剛剛立下曠世奇功的張柬之,竟然也很快便消失瞭。神龍政變時,洛州長使薛季昶說:“二兇雖除,產、祿猶在。請因兵勢誅武三思之屬,匡正王室,以安天下。”他的意思是說殺瞭二張還不夠,幹脆把武則天的娘傢人也一波帶走吧。張柬之沒同意,因為武傢經營多年,實力不小,也反對二張,跟李唐皇室又是兒女親傢,他這個剛當瞭幾個月的宰相根基不深,實在是不敢動他們呀。他把希望寄托於李顯,覺得李顯會殺武氏傢族的,結果被證明隻是一廂情願,人傢非但沒殺,關系反而還挺好。在武三思等人的排擠下,有些功高震主的張柬之等五位功臣被封為王,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削奪實際權力,隻準一段時間入朝一次。老張倍受打壓,悶悶不樂,最後想想還是算瞭,一把年紀還鬥什麼,回傢吧,便上書請求回襄州養老,中宗同意瞭,親自賦詩踐行,大臣們出城熱烈歡送老同志榮歸故裡。可還沒完呢,後來又被武三思參瞭幾本,貶為新州司馬,新州在今天的廣東,當時讓人到這當官一般屬於整人性質,到新州後,心情越發不好,活活氣死瞭,享年八十一,政變次年的事。

  張柬之從輝煌到沒落隻有一年多的時間,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能夠留名青史,建功立業。首先得益於他旺盛的生命力,要是他在高宗時就死瞭,或者武周初期就病死瞭,也絕對正常,說得過去,可他能撐到神龍元年,奠定瞭基礎。同樣司馬懿能政變成功也是此理,面對的不是曹操、曹丕、曹叡而是曹爽。然後是他沉得住氣,比較能夠堅持,賦閑的時候不忘努力,二張亂政的時候也沒出頭,最後是能抓住時機,團結有效力量,一舉成事。然而由於長期地位不高,又在地方久,入朝時間短,根基不強,遭猜忌,所以位置也坐不久。史書說他不忍心殺武三思,其實是不能吧,老張不是項羽,他是個懂政治的人,對於關乎自己前途、身傢性命的事哪會手軟的。不過僅憑神龍政變一件事,足以被歷史銘記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