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故事:堅持一條藝術創作的底線

2016-08-18 23:14:31

  郝金紅 徐悲鴻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叫孫佩蒼,是一位書畫收藏傢。抗戰勝利後,徐悲鴻舉傢遷往北平。雖然徐悲鴻當時已蜚聲畫壇,但由於他不願賣畫,生活相當拮據。一天,孫佩蒼來訪,兩人喝瞭點酒。聊天中,孫佩蒼得知徐悲鴻的近況,決心幫他一把。醉意朦朧中,孫佩蒼向徐悲鴻求畫。這樣的事,以前經常發生,徐悲鴻也沒在意,就隨手將前幾天完成的一幅山水畫送給瞭孫佩蒼。

  第二天,孫佩蒼又來找徐悲鴻,並帶來瞭五百塊錢,說是給徐悲鴻的生活費。徐悲鴻很奇怪,他知道孫佩蒼的生活也並不寬裕,這五百塊錢是從哪裡來的呢?一開始,孫佩蒼隻是說是一個朋友接濟他的,他拿來給徐悲鴻用。徐悲鴻並不相信。追問之下,孫佩蒼道出瞭實情。原來,一位國民黨高級官員早就仰慕徐悲鴻的畫作,得知孫佩蒼和徐悲鴻要好,就請他從徐悲鴻那裡討一幅畫。孫佩蒼知道徐悲鴻有個規定,自己的作品絕不賣給政府官員,尤其是那些名聲不好的高官。但為瞭滿足高官的要求,孫佩蒼還是私自把徐悲鴻送的那幅畫給瞭那位官員,並得到五百元的報酬。

  徐悲鴻得知事情的原委,大為震怒,不但將孫佩蒼轟出瞭傢門,還將那五百元錢扔到大街上,大罵:“我不要他們貪污腐敗來的臭錢,就是餓死,我也絕不賣畫給他們,用瞭這錢我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孫佩蒼原本想幫助徐悲鴻,沒想到給好朋友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孫佩蒼非常後悔,一再向徐悲鴻表示歉意。雖然事後徐悲鴻原諒瞭孫佩蒼,但徐悲鴻不能原諒自己。作為一個愛國憂民的藝術傢,孫佩蒼理解徐悲鴻的憤怒,因為徐悲鴻始終堅持一條藝術創作的底線,那就是他的作品隻為廣大民眾服務,而非達官貴人茶餘飯後的欣賞品。這條底線,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能觸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