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開三面這個成語故事的主人公是商朝的成湯。意思是: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一條出路。出處:《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
成湯是誰?
成湯即是商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
商王成湯,姓子,名履,又名湯,號天乙;又稱大乙、太乙、商湯、成湯、武湯、武唐、天一湯等。中華遠古王族分封時代商王朝的首任王。他的祖父是十四任商侯子主壬,父親是十五任商侯子主癸。母親是子主癸的妻子扶都。
商侯子主癸於夏王孔甲九年(前1699)把商都從殷邑(今河南安陽市)遷回到舊都谷熟(今河南商丘市東南谷熟集)。遷都後十二年,也就是孔甲二十年(前1688),子主癸的妃子扶都在宮中生下一名男孩,賜名為履,因為出生在乙日,便賜號天乙。
約公元前1618年,商侯子主癸去世,成湯繼承侯位,號商湯,以甲子年(前1617)為商湯元年。
關於網開三面的歷史典故
成湯不僅善於用人而且很有政治手腕,有一次他帶領仲虺和伊尹到所屬領地巡視,在郊外一處山林中看見有個農夫正在四面張掛捕捉飛鳥的網。農夫掛好網,對天拜瞭幾拜,然後跪在地上禱告說:“求天神保佑,願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四面八方來的鳥獸都進入到我網中來。”成湯聽見後感慨地說:“這般張網,豈非要把天下鳥獸全都捉盡!如此做太過殘忍。”便命人把張掛的網撤掉三面,隻留下一面。
商湯也跪下去禱告說:“天上飛的,地下走的,想往左跑的就往左跑,想往右飛的就往右飛,不聽話的就向網裡鉆吧!”說完起身對那農夫和從人們說:“對待禽獸也要有仁德之心,不能捕盡殺絕,不聽天命的畢竟是少數,我們要捕捉的就是那些不聽天命的獸類。”
仲虺和伊尹聽瞭以後,都稱頌說:“大王真是個有德之君。”那個農夫也深受感動,就照湯的作法,撤掉三面的網,隻留下一面。 “網開三面”的成語故事就是由此而來。後來這件事在諸侯中傳開瞭,大傢都齊聲贊美成湯:“湯真是極其仁德的人,對禽獸都這般仁慈,實乃有德之君,可以信賴!於是歸商的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個。殷商的勢力也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