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一詞的由來 揭秘“宦官”一詞是怎麼來的

2016-08-21 19:12:58

宦官,是一種官職嗎?宦官都是由哪些人擔任的?所謂宦官指的是宦者,大傢都知道是曾經閹割的人。然則何以又稱為宦者呢?宦官一開始就是被閹割的人嗎?還有,“宦官”一詞是怎麼來的?其由來是什麼?揭秘宦官一詞的由來。

宦官一詞的由來

宦字的意思,本來並非指閹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閹割的人所做的官。“宦官”和“太監”在一般人的印象裡,似乎是同一概念。這種理解是不夠確切的。
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閹人;
第二,“宦官”和“太監”,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同一概念。“宦官”之稱,古已有之。它是在皇宮中為皇帝及皇族服務的官員的總稱。東漢以前,充當宦官的並非都是閹人。“悉用閹人”,是東漢之後的事情。

宦官何以又稱為宦者

在中國,商朝時的甲骨文中曾出現“凸刀”字,其義與閹字相通,可見當時已有將人閹割;但未見有將他們作宮庭內侍的記述。西周時開始有使用閹人的記載,《周禮》內有“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當時的閹人被用來作“寺人”、“內豎”、“閽人”等職,但是人數不多且地位低下,隻是負責雜役、傳令等工作,是傢臣的一種。隨著專政王權的發展,到瞭戰國、秦朝時,受宮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閹人的機構亦增多,閹人當政亦開始出現。
到瞭漢朝,侍候皇帝的人統一被叫作“宦者”或“宦官”。據說此名是出自拱衛在天帝星旁一個叫“宦者”的星座。至東漢時,規定宦官全部要用閹人。

在後雙時代,這一種人,威權很大,敗壞政治很厲害,所以寫《後雙書》的人特地替這一班人做瞭一篇傳,名為《宦者列傳》,《宦者列傳?序》裡說:“中興之初,宦者悉用閹人。”這句話,和我們通常的見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見解,都以為宦官就是閹人,現在卻說光武中興之後,宦官才全用閹人,那麼,自此以前,宦官就並非閹人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