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

2016-08-21 19:17:50

  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誰?這個成語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春秋時期的相國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春秋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居功自傲,蠻不講理,相國晏嬰擔心他們會鬧事而影響國傢安危,建議齊景公賜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他們有勇無謀,因爭吃桃子紛紛自殺身亡。

  晏子簡介

  晏嬰,字仲,謚平,也稱晏子。春秋時齊國夷維(山東高密)人,齊國大夫。他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傢、思想傢、外交傢。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愛國憂民,敢於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公元前556年,其父晏弱死後,繼任齊卿,歷任靈公、莊公、景公三世。

  晏子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傢、思想傢、外交傢。曾奉景公之命,與晉聯姻,曾預言齊國政權終將為田氏所取代。傳世有《晏子春秋》一書,當是戰國時人搜集有關他的言行編輯而成。 靈公,莊公、景公三帝,均在齊國為官,是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傳說晏子五短身材,“長不滿六尺”,貌不出眾,但足智多謀,剛正不阿,為齊國昌盛立下瞭汗馬功勞。

  關於二桃三士這個成語故事的歷史典故

  春秋列國時,齊景公朝有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這三個人個個勇武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恃功自傲。當時齊國的田氏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治。而田開疆正屬於田氏宗族,相國晏嬰擔心“三傑”為田氏效力而危害國傢,屢諫景公除掉“三傑”,然而景公愛惜勇士,沒有表態。

  適逢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魯國由叔孫蠟執禮儀,齊國由晏子執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傑”佩劍立於堂下,態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計,決定乘機除掉這三個心腹之患。

  當兩位君主酒至半酣時,晏子說:“園中桃子已經熟瞭,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嘗嘗鮮吧?”齊景公大悅,傳令派人去摘。晏嬰忙說:“金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一會兒的功夫,晏嬰帶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6個桃子。眾人一見,隻見盤子裡放著的6個桃子,個個碩大新鮮,桃紅似火,香氣撲鼻,令人垂涎。齊景公問:“就結這幾個嗎?”晏嬰說:“還有幾個沒太熟,隻摘瞭這6個。”說完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和齊景公一人一個桃子。魯昭

  公邊吃邊誇獎桃味甘美。景公說:“這桃子實在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當吃一個。”叔孫諾謙讓道:“我哪裡趕得上晏相國呢?相國內修國政,外服諸侯,功勞最大,這個桃子應該他吃。”齊景公見二人爭執不下,便說道:“既然二位謙讓,那就每人飲酒一杯,食桃一個吧!”兩位大臣謝過齊景公,把桃吃瞭。

  這時,盤中還剩有兩個桃子。晏嬰說;“請君王傳令群臣,誰的功勞大,誰就吃桃,如何?”齊景公同意,於是傳令下去。話音剛落,公孫接率先走瞭過來,拍著胸膛說:“有一次我隨國君打獵,突然從林中躥出一頭猛虎,是我沖上去,用盡平生之力將虎打死,救瞭國君。如此大功,還不應該吃個金桃嗎?”晏嬰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公孫接飲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打死一隻老虎有什麼稀奇!當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隻大黿興風作浪,咬住瞭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瞭。是我跳進洶湧的河中,舍命殺死瞭大黿,保住瞭國君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子?”景公說:“當時黃河波濤洶湧,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瞭。這是蓋世奇功,理應吃桃。”晏嬰忙把剩下的一個桃子送給瞭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眼看桃子分完瞭,急得大喊大叫:“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舍生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5000餘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沒有瞭,隻好等樹上的桃子熟瞭,再請您嘗瞭。先喝酒吧。”,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麼瞭不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