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是什麼意思?井底之蛙的意思是形容井底的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那麼,井底之蛙這個成語有什麼歷史典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井底之蛙的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清·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井底之蛙不知東海者,而長素以印度成事戒之。”
井底之蛙的典故
從前,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瞭一隻從海裡來的大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 “你看,我住在這裡多快樂!有時高興瞭,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瞭,就回到井 裡,睡在磚洞邊一回。或者隻留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裡:或者在軟綿綿的 泥漿裡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那些蝦和蝌蝦,誰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 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遊賞呢!” 那海龜聽瞭青蛙的話,倒真想進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整個伸進去,右腳就已經絆 住瞭。它連忙後退瞭兩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 “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裡;海的深度,哪隻千來丈。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 水,海裡的水,並不漲瞭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早,海裡的水,也不見得淺瞭多少。 可見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裡,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蛙聽瞭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瞭。
井底之蛙的啟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都要有遠大的目光,要把目光放長遠。不要像井底青蛙一樣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