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後起之秀的意思是表示後輩中的優秀者。“秀”,優秀的意思,這則成語也稱 “後起之秀”。那麼你知道成語後起之秀的主人公指誰嗎?後起之秀有什麼歷史典故?請跟小編一起來吧。
成語後起之秀的主人公是王忱。東晉時期,年輕官員王忱去拜訪他的學者舅舅范寧,剛好張玄也在范傢,張玄擺出一副老前輩的架勢,想叫王忱給他施禮,王忱沒有理他。范寧責怪王忱,王忱認為老前輩應該謙遜。范寧認為王忱年輕有見識,真可謂後來之秀。
成語後起之秀的出處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范豫章謂王荊州,“卿風流逸望,真後來之秀。”
成語後起之秀的典故
東晉時,王忱在少年時代就顯露出才氣,很受親友的推崇。他的舅父范寧,是當時著名的經濟學傢,對王忱也很器重,有著名文士拜訪,他總讓王忱到場接待。有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遇到瞭比他早出名的張玄。舅舅要他 倆交談交談。張玄早就聽說王忱志趣不凡,很想與他談談。他年齡比王忱要大,自然希望王忱先給自己打招呼,就端正地坐著等候。不料,王忱見張玄這等模樣,看不上眼.也默默坐著,一言不發。張玄見 他這樣,自己又放不下架子,對坐瞭一會,怏怏不樂地離去。 事後,范寧責備王忱說:“張玄是吳中的優秀人才,你為什麼不 好好與他談談?’’ 王忱傲慢地回答說:“他要是真心想和我來往,完全可以來找我 談談嘛。”范寧聽瞭這話,倒反而稱贊起外甥來瞭:“你這樣風流俊逸,真 是後來的優秀人才。” ”王忱笑著回答說:“沒有您這樣的舅舅,哪來我這樣的外甥?”
到瞭後來,後起之秀,也可以用做商業一種後發制人策略的典范,即以模仿加改進的思路占領市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