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北洋水師裝甲巡洋艦“致遠”號詳細介紹

2016-08-21 19:43:59

  防護巡洋艦(穹甲快船、steel protected cruisers) 英國阿姆斯特朗(Armstrong)公司建造,造價共計1697453兩銀。“致遠”於1886年9月29日下水,1887年7月23日建成,“靖遠”於1886年12月14日下水,1887年7月9日建成,同年11月二艦與在德國建造的“經遠”、“來遠”、“左一”一起在總教習瑯威理(Lang William M)率領下抵達大沽。

  艦船資料:“致遠”、“靖遠”屬同級艦,2艦為北洋水師中航速最快的戰艦,長76.2米、寬11.58米、吃水4.57米、排水量2300噸、動力為2座蒸氣機,4座燃煤鍋爐,雙軸推進,功率6850匹馬力,航速18.5節,正常載煤200噸、最大載煤量520噸、續航力6000海裡/10節、裝甲甲板厚3寸(傾斜處)/2寸(平坦處),司令塔裝甲厚3寸,火炮炮盾厚2寸,全艦編制204-260人,管帶為副將銜。

  主要武器: 克虜伯210mm主炮3門(艦首2門雙聯裝、艦尾1門,每門炮重12噸,30倍口徑),阿姆斯特朗152mm副炮兩門(每門炮重4噸,26倍口徑),57mm哈乞開斯速射炮8門,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2門,37mm哈乞開斯機關炮6門、11mm10管格林機關炮4門(其中1門現存日本長崎“三笠”紀念艦公園),18吋魚雷發射管4具(軍艦艏艉各1具,司令塔前部下方舷側水線附近各1具)。

  艦史: 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11月,北洋大臣李鴻章通過中國出使英國大臣曾紀澤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購, 派林鳴塤、張啟正、陳和慶監造。清廷原定將該二艦用於臺、澎防務,後改留用於北洋水師。二艦參加瞭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大決戰。“致遠”艦在彈藥將盡且遭受重創後,由管帶鄧世昌下令沖向日本艦隊的主力艦“吉野”,欲與敵同歸於盡,不幸被敵擊中魚雷發射管引發管內魚雷爆炸沉沒,全艦官兵246人為國殉難。 “靖遠”艦在黃海大戰後期北洋水師失去統一指揮時,管帶葉祖珪毅然下令升起指揮旗指揮全艦隊繼續作戰,承受瞭日艦炮火的集中打擊(共中彈110處)。“靖遠”艦而後參加瞭威海衛保衛戰,在受重創後為免落入敵手,於1895年2月9日由“廣丙”艦將其炸沉。

  軍官:

  “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字正卿,北洋水師中軍中營副將(以花翎提督銜記名總兵借補)。廣東番禺人,馬尾船政學堂首屆畢業生。黃海大戰“致遠”艦沉沒,鄧世昌落水後拒絕救援,與愛犬同沉,壯烈殉國。

  “致遠”幫帶大副陳金揆,江蘇寶山人,留美幼童、天津水師學堂畢業。

  “致遠”駕駛二副周展階。

  “致遠”魚雷大副薛振聲,天津水師學堂畢業。

  “致遠”魚雷二副黃乃謨,天津水師學堂畢業。

  “致遠”魚雷三副楊澄海,天津水師學堂畢業。

  “致遠”槍炮二副費乃謨。

  “致遠”船械三副譚英傑,天津水師學堂畢業。

  “致遠”船械三副鄭綸,天津水師學堂畢業,清末重建海軍時任“江利”艦管帶,民國時歷任海軍軍衡長、南京海軍軍官學校校長、南京雷電槍炮學校校長等職。

  “致遠”總管輪劉應霖,福州船政學堂畢業。

  “致遠”艦管輪餘錫爾,英國人。

  “致遠”大管輪鄭文恒,福建長樂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

  “致遠”大管輪曾洪基,機匠出身。

  “致遠”槍炮教習沈維雍。
推薦
甲午戰爭日艦船:“吉野”號巡洋艦簡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