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裡奚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是怎樣評價百裡奚的

2016-08-21 19:44:06

百裡奚,春秋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另說虞國(今山西平陸縣)人。百裡奚是春秋時期的政治人物,是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傢、思想傢,又稱“五羖大夫”。關於百裡奚的故事有很多,他幫助秦國稱霸春秋,有助於後來秦國統一中原。那麼百裡奚是個怎樣的人?歷史上是怎樣評價百裡奚的?
百裡奚,春秋時秦國大夫。亦稱百裡子或百裡,名奚,宇裡,又字井百、子明。春秋時宛(今南陽)人,一說虞國(今山西省平陸北)人。
百裡奚少時傢境甚貧,顛沛流離,三十多歲才娶瞭個媳婦杜氏,生瞭個兒子叫孟明視,一傢三口日子雖然清貧但很和睦。且,百裡奚的妻子杜氏是個很有見識的女子,深知自己丈夫是曠世奇才,於是就鼓勵百裡奚出遊列國求仕。

百裡奚先是歷經宋國、齊國等國傢,因為朝堂裡無人,都沒有得到錄用。在齊國,百裡奚陷入困境,一度沿街乞討,繼續求仕生涯。在齊國郅地,他遇見瞭蹇叔,兩人一番高談闊論,就結為知己。此後,在蹇叔的舉薦下,到虞國當瞭個大夫。
百裡奚忠君愛國、不忘糟糠之妻
公元前658年至前655年,虞國北方強鄰晉獻公用荀息之謀,以千裡馬和白璧作誘餌,兩次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虞國南邊的虢國,這就是“假道伐虢”。宮之奇勸阻虞君不能借道,但虞君不聽,料定是虞國必亡,便攜全傢老小出逃瞭。晉國大軍在滅虢的歸途中,順便把虞國也滅瞭,虞君和百裡奚都當瞭晉國的俘虜。但百裡奚認為自己要“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執意不肯離開,最後同虞國國君一起當瞭晉軍的俘虜。百裡奚被俘虜後,晉獻公要重用他,但他甘願為奴,也不肯在敵國做官。
公元前655年,秦晉兩國交好通婚,晉獻公把百裡奚作為女兒陪嫁的奴仆送往秦國。在迎親的途中,他乘人不備逃跑到楚國,卻被楚國當作奸細抓住。楚成王聽說百裡奚擅長養牛,便問:“飼牛有道乎?”百裡奚答:“時其食,恤其力,心與牛而為一。”楚王道:“善哉,子之言!非獨牛也,可通於馬。”於是百裡奚做瞭楚成王的馬夫。
穆公聽說百裡傒有才能,想用重金贖買他,但又擔心楚國不給,就派人對楚王說:“我傢的陪嫁奴隸百裡奚逃到這裡,請允許我用五張黑色公羊皮贖回他。”楚國就答應瞭,交出百裡奚。就這樣,自以為是的楚成王就這樣錯過瞭賢才百裡奚,而後來的百裡奚在秦國正是用“心與牛而為一”這條飼牛之道使秦穆公稱伯於西戎。
百裡奚入秦,當上瞭相國,但百裡奚在做官之前有妻子和兒子,奔走於各國後就失散瞭。後來他的妻子聽說他做瞭相國,就到府裡當瞭下人,用歌聲與他相認。
作為上大夫的百裡奚愛護百姓,用心處理政務,堅決不坐車、不帶侍衛,在百姓心中有很高的威望。他還倡導教育百姓,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質,促進瞭古代的精神文明建設。
百裡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裡,稱霸西戎,統一瞭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瞭秦國的崛起。這一時期,秦孝公稱之為“甚光美”的時代。使秦國由一個偏僻的小國一舉成為可與晉國、楚國爭高低的強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春秋五霸,對以後秦國兼並六國結束分裂局面,形成大一統的中華帝國,奠定瞭基礎。
史載百裡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國最終統一中國奠定瞭牢固基礎。
百裡奚是歷史名城南陽湧現出的傑出人物之一,受到人民的愛戴,據記載,百裡奚去世後,秦國不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號子。在當時其貢獻是多方面的,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