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時期有一個很有名的歷史典故,那就是文王演周易,周易,中華民族集大成的智慧書,被列入“五經之首”,是古代哲學的典著,歷代孺子、道學、醫者皆以此為學經,是諸子百傢之源。那,問題來瞭,你知道周文王是在哪演周易的嗎?周文王在哪創造的周易,以上問題的小編將一一為你敘述。
相傳在上古時,伏羲氏創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連山易(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歸藏易(歸藏八卦)。後來,據說經過周文王的悉心鉆研,將其規范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瞭卦辭、爻辭,人稱《周易》。它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復的社會現象,顯示成千上萬直至無窮的數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簡示繁,充滿變化的特點。再經過後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論解讀,才形成留傳至今的《周易》一書。經過歷代文人學者與統治階層的傳承,文王《周易》成為中國的聖經、諸子百傢之源,乃至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系。
《史記》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據說文王善演周易,今天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從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文王拘而演周易,請問文王是被拘在哪裡的?
羑裡,據考,古為商紂王監獄,因西伯姬昌對殺人如麻的紂王嘆息一聲,便被囚禁在此七年,九死一生,但也完成一部偉大的著作《周易》,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
相傳,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被囚後,被關在羑裡(yǒu lǐ,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4.5公裡處)。殷紂王以種種野蠻手段對其進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將其長子殺害後做成肉羹逼其吞食。
姬昌被囚禁7年的這段時間裡,就推演伏羲氏所畫出的八個“三畫卦”,他將伏羲的“先天八卦”通過推演,把“三畫卦”兩兩相疊(我們現在稱為“復卦、重卦”),改造成瞭“後天八卦”,並且為它寫瞭“彖辭”(彖 tuàn,彖者,材也。“材”通“裁”,有裁斷之義。裁斷一卦之義的文辭叫“彖辭”。 彖,本義是包邊、包括,引申義為“總括”。 “彖辭”是《易經》的專用術語,指“總括之辭”、“小結”,即小結一卦之辭)。
再後來是孔子給此寫瞭《十翼》,合在一起稱為《周易》(這整個過程很有可能是經過兩代人才完成的,這裡面應該還有武王的功勞,不過選人選代表)。
《周易》是《易經》的一個版本,現在我們所知的還有夏朝的《連山易》與商代的《歸藏易》,但這兩個版本皆以失傳。估計當年還有各式各樣的版本,而大傢都接受,並且推廣的可能是這三個版本。
至於文王為什麼在牢裡會想要推演八卦,一者說他可能認為他就要交代在裡面瞭,所以想要留下些什麼東西,把自己的經驗與學識都傾註在裡面;二是也有一些宣揚自己的味道吧,比如《坤卦》裡的,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拿張當時的地圖看看姬昌的地盤,再看看紂王的地盤也就不難理解瞭。
周文王,一代明君,行仁政,善治國,他的政治理念,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奠定瞭基礎,連孔子也對他崇拜之至。
姬昌生活勤儉,著普通人衣服,親身到田間勞動。他的裕民政策是周朝強大的原因,即少租少稅,人人有耕地,懷保小民,德法並舉,有點現代人說的“藏富於民”的味道,很值得現代政府借鑒。
“文王八卦”,是將易學樸素的哲學道理和實際運用,邏輯化、公式化,這是偉大的創舉,既便現代,也沒有一部哲學思想能如此實際運用。周易和科學的不一樣,是研究整體自然規律和相互關系的方法,絕不是街頭看風水、算命術之類的東西,其價值,未來會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