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建於哪個朝代?七朝古都開封府簡介

2016-08-21 20:13:05

  開封為什麼會成為六朝古都,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優勢資源豐富還是根源於地處中華民族歷史發源地、中國文化搖籃的黃河南岸。那麼開封建於那個朝代?在夏朝的時候,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老丘即是在開封的附近,這便足以證明,從有夏朝以來,開封已經是人類活動的地方。對於解答像“開封是建於那個朝代的”歷史問題,我們還是先來瞭解一下關於開封的基本信息。

  開封的基本簡介

  開封地處東經113°52"15"-115°15"42", 北緯34°11"45""-35°01"20"";總面積6444平方公裡,其中市區面積395平方公裡,東距黃海500公裡,西距省會 鄭州72公裡,南為平疇,北依黃河,在中國版圖上處於豫東大平原的中心部位。開封是河南省省轄市。開封是七朝古都,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迄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七個王朝在此建都,歷經千年夢華。北宋時期,開封(史稱東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

  開封的歷史

  開封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早在新石器時 代這裡就有先民活動。而建城的時間可追溯到夏、商、周,距今已由2700多年。春秋時期,鄭莊公為向中原擴展,在 今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附近築城, 名啟封,取"啟拓封疆"之義。今開封城春秋時期為儀邑,戰國時期為大梁,今日之開封市即由大梁之地,啟 封之名發展演變而來。

  開封號稱七朝古都。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均在此建都。特別是北宋,這裡歷經九帝168年,繁榮興旺達到鼎盛,風光旖旎,人 物薈萃,城郭恢弘,經濟發達,人口逾百萬,富麗甲天下,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 繁華的大都市之一。史書曾以"八荒爭湊,萬國咸通"來 描述當時北宋東京對關系的盛況。自元之後,開封為中原省治。民國時期為河南省會。

  開封地處豫東平原,黃河下遊大沖積扇南 翼,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4.24-14.50度之間, 無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平均670毫米,林木覆蓋率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開封所轄區域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植物資源豐富,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約有800餘種。土地均已開墾,是國傢和河南省重要的商品糧和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動物 種類繁多,其中牛、豬、羊已成為全省重要的繁育基地, 所產開封黃河鯉魚,被譽為“魚之上乘”而聞名中外。
閱讀推薦》》》》》開封建世界最大木牌樓 開封曾是那七朝的古都?

  歷史名城開封建都史

  夏朝

  開封最早為夏朝時被建都

  相傳夏代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附近),直至第十三世胤甲才遷至西河,共歷6世,成為當時政治、經濟中心。開封建城的歷史已有3000多年,春秋時期,鄭莊公(前743一前701)為向中原拓展,在今城南朱仙鎮附近古城村構築城邑、取名啟封(漢初因避景帝劉啟諱、改為開封)。此為開封故城。今開封城春秋時為儀邑,戰國時為大梁。戰國時期,魏國為爭霸中原,惠王於六年(前364)由安邑遷都大梁,此為開封有史可考的第一次建都。

  魏-北周

  魏在大梁共歷6君140年,在秦統一戰爭中於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為秦所滅。秦將大梁改置浚儀縣。以後浚儀、開封各為縣治,互不隸屬。直至東魏天平元年(534)設梁州,以浚儀為州治,轄開封縣。北周時,梁州改名汴州。

  隋唐時期

  隋煬帝開通濟渠,使其與黃、淮溝通,發展水上運輸,汴州地位日益顯要。唐延和元年(712)開封縣並入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列為附郭首縣,原古城村的開封城,遂日趨廢弛。唐興元元年(784)宣武軍節度使治所由宋州(今商丘)移來汴州,成為唐王朝最強大的藩鎮。唐末,宣武軍節度使朱溫,先是脅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最終廢棄唐帝而自立,在開封建立後梁政權。朱溫稱帝後,升汴州為開封府,稱東都,洛陽為陪都,稱西都,長安則降為雍州。從此,開封府不斷擴大管轄范圍,後梁時轄15縣。右圖為開封保存完好的城門。

  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

  至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相繼在開封建都,開封府亦擴大,轄18縣24鎮。開封、浚儀稱赤縣,其餘各縣稱畿縣,浚儀縣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稱祥符縣。開封最繁盛的時期是北宋,建都長達167年。公元1127年,為金人所破,毀於兵燹。金人先後在開封扶植張邦昌、劉豫兩個傀儡政權,終因人民唾棄而夭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