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壽偷香”典故由來:賈午偷偷與父親下屬幽會

2016-08-21 20:32:55

  成語韓壽偷香出自那個典故,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在古代的歷史事故中不缺這樣的題材。今天就來講講關於成語韓壽偷香,讀作hán shòu tōu xiāng。比喻男女暗中通情。出自《晉書·賈謐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弱》

郭槐和賈充所生的小女兒,叫賈午,水靈可愛,遠比粗壯的姐姐長得嫵媚。她在父親的下屬中,見到帥哥一枚。心中頓起波瀾,主動相約,是《西廂記》裡崔鶯鶯的祖師奶。這個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也成瞭史上經典的浪漫傳奇。

  賈充發覺女兒戀愛瞭

  賈午長到十三四歲時,她的父親賈充偶爾發現她心不在焉,時而眼角帶笑,時而若有所怨,總覺得有點不對頭。他問婢女,她們隻是捂嘴笑笑: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你也不明白。

  賈充沒往心裡去,因為他是個工作狂,整天忙忙碌碌。下班後也不享受天倫之樂,而是宴請一些賓客幕僚,到傢裡開會聊天,商議時事。其中有一個人叫韓壽,據說是漢初名將韓信的後代,玉樹臨風,英俊瀟灑,在賈充幕府任司空掾(相當於文字秘書)。

  一次大傢喝茶閑聊,一名下屬對賈充說:韓壽最近很特別,身上有種奇怪的香味,以前從來沒有聞過。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賈充大驚。原來當時西域有人到洛陽進貢奇香,一旦接觸人身,即使過瞭一個多月香味也不消退。晉武帝把香料看得特別珍貴,隻賜給瞭賈充和大司馬陳騫。一道閃電在頭腦中劃過,賈充剎那間明白瞭,女兒的臉色為什麼陰晴不定,這是戀愛的節奏啊。

  但賈充百思不得其解,賈午屬於正宗的宅女。晚上傢裡大門關得嚴實,他們哪有約會的機會呢?

  賈充把女兒嫁給韓壽

  一天夜裡,府裡聽到賈充大聲喊叫:傢裡來賊瞭,趕緊去找。奴仆們慌忙四處搜索,沿著圍墻細細查看。過瞭一會,賈充得到匯報:沒有發現小偷,隻是東北角的墻邊好像有狐貍走過的痕跡。

  賈充暗思:這個小子輕功瞭得。

  他把女兒身邊的婢女全部叫瞭過來,嚴加拷問。她們知道紙包不住火,如實交代瞭一切。原來下屬們來開會時,賈午悄悄地透過窗戶窺視,看到韓壽,心動神搖。此後茶飯不思,面容消瘦,日漸憔悴。婢女們不像賈充那樣笨,懂得女主人心思: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於是一個勇敢的婢女充當紅娘,偷偷跑出府,找到韓壽,說:我傢小姐對你有意思瞭,她光麗艷逸,端美絕倫。

  年輕的韓壽一聽到是個女神,心潮澎湃、臉色泛紅。到瞭深夜,他來到賈府外,望著高墻,騰空而起,輕松翻過。動作敏捷,如功夫高手,無聲無息。看到夢中情人文武雙全,賈午更是芳心大悅。自此,兩人經常幽會。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清風明月,耳鬢廝磨。西域的香就是賈午從傢裡偷出送給韓壽的。

  那時未婚同居,傳出去名聲太不好。既然生米煮成瞭熟飯,賈充也沒有辦法,就把女兒嫁給瞭韓壽。

  這就是“韓壽偷香”典故的由來,後代的詩人們發揮瞭充分的想像力,津津樂道此事,試舉兩首。唐代詩人李商隱一首《無題》後四句為:“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第一句就是這個典故,後一句的典故是:曹植曾愛著甄氏,曹操卻將她許給曹丕。甄後死後,曹丕把她的遺物玉帶金鏤枕送給曹植。曹植途經洛水時夢見甄後,傷心無比,作《感甄賦》,後改名《洛神賦》。這首詩寫瞭女子的相思之情,後兩名是經典名句。

  宋代歐陽修曾填過一首《望江南》的詞:“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西廂記》中張生跳墻私會崔鶯鶯就是抄襲瞭韓壽翻墻的情節。

  兒子長大後權勢熏天

  他們生瞭一個兒子,叫韓謐。因韓壽後來是倒插門,所以韓謐改名為賈謐。生在高官傢庭,教育自然不會差。從小博覽群書,長大後才氣橫溢,還主持修編瞭國史。別人送金銀、美女,他都不特別在意。但如果有人對他說:您的才學可以和漢初的大才子賈誼媲美。他立即心花怒放,引為知己。

  賈謐自認為冠絕一時,辦瞭一個高級沙龍,成員都是當時璀璨的明星,號為“二十四友”。潘安,位列“二十四友”之首,是當時的大帥哥;陸機、陸雲,是江南兩大才子;左思,寫過《三都賦》,名動一時;劉琨,曾和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石崇是巨富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