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2:09:28
贔屃,又名霸下,是中國古代神話中龍九子之一,贔屃形式螺蚌,性情溫順,可以說是龍九子裡面性情最為溫順的一個,且,贔屃是長壽、吉祥、走鴻運的保護神,哦,好像還有一點,贔屃還是求子的神物,據說觸摸贔屃能給人帶來福氣,那麼,你知道贔屃是龍的第幾個兒子嗎?有人說贔屃在龍九子中排第七,這是真的嗎?一起來看看吧。
贔屃是龍的第幾個兒子?
贔屃,又名霸下,關於贔屃是龍的第幾個兒子有兩種說法
其一,傳說贔屃是龍的第七子,在龍九子中排行第七,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祥獸,善馱重物,外型似龜,多用以馱負碑礎。古人為給死後的帝王聖賢樹碑立傳,歌功頌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於贔屃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經久不衰,千秋永存。
贔屃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頑強地撐著,穩步的向前走,總是不停步。我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贔屃馱著,在碑林和一些古跡勝地中都可以看到。
其二,贔屃是龍九子之首,在漢族神話傳說贔屃在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瞭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瞭貢獻。洪水治服瞭,大禹擔心贔屃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贔屃治水的功跡,叫贔屃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贔屃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屃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屃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贔屃又稱龍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不僅如此,贔屃還是權力地位以及地域文化的象征
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采訪稿·袁可立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城南四裡許。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贔屃,高約丈餘,尚稱體制。"
“龍生九子”之一的贔屃,是中國古代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沉淀的結果。當代人們仍舊喜歡把贔屃當做長壽吉祥的象征,比如說,現代很多寺廟、陵園建築中都有重建或保存完好的贔屃。
以上是中國的小編在針對關於贔屃是龍的第幾個兒子做出的解說,如您想要瞭解更多,敬請關註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