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22:13:30
唐僧是什麼身世背景?唐僧本是金蟬子轉世,但是偏偏要轉世投胎做人。為何放著無比崇高尊貴的地位不享,偏偏要轉世投胎做凡人呢?做凡人也就罷瞭,為何又要千辛萬苦歷盡磨難西天取經呢?
唐僧取經為何一定要去西天
話說這一天,西天如來佛祖蓮臺高坐,正在給眾弟子們講經說法,下面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都在認真聽講,有的還不住筆的做筆記。尤其是二徒弟金蟬子,一邊聽講一邊不住的點頭,似乎對老師如來佛祖的課程感受頗深。
如來佛祖對金蟬子挺滿意,到底是二弟子,領悟的就是快。再仔細一看,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金蟬子哪裡是在點頭,分明是在打瞌睡嘛。
如來佛祖當時氣就上來瞭,這還瞭得,分明是不把為師放在眼裡啊!尤其是當著這麼多同學的面,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也體現不出為師的尊嚴。罰站、停課、寫檢討,這些都太小兒科,神仙最慣用的處罰方式似乎就是貶下凡間。得瞭,如來佛祖大筆一揮,將二徒弟金蟬子貶下凡間,做瞭一個肉眼凡胎的俗人。
要說金蟬子投胎的運氣也比豬八戒好不到哪去,豬八戒雖錯投瞭豬胎,但法力還在,對於天庭的記憶一點也沒有散失。
反觀金蟬子,雖說投胎到瞭官宦傢庭,但其法力已完全喪失,對於前生的記憶也完全散失。也該著金蟬子倒黴,他投到娘胎裡還沒生下來,父親陳光蕊就被賊人暗殺瞭,母親殷溫嬌也被賊人強行霸占。
失身賊人,丈夫遇害,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殷溫嬌想到瞭死,但是考慮到肚子裡的孩子,她忍辱負重活瞭下去。或許正應瞭那句詩: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殷夫人。厄運自金蟬子投胎那天起,就籠罩在他生身父母頭上。
小唐僧剛一降生,為躲避賊人傷害,母親殷夫人就把他放在小木板上順江流下,故而唐僧小名“江流兒”。順江而下的小唐僧及時被金山寺長老法明和尚收留,江流兒從降生那天起就做瞭和尚,豈料這和尚一做竟是直到永遠。唐僧自小出傢在金山寺,直到一十八歲。
說起唐僧出傢的金山寺,大傢可能不陌生,《水滸傳》裡有“張順夜伏金山寺”一段書,《白蛇傳》裡的金山寺則名氣更大,著名的“水漫金山”便事發於此。在中國古典文學小說裡,金山寺大約是中華大地眾多寺院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古典小說《金瓶梅》、《聊齋志異》、《三言兩拍》等都有關於金山寺的記載或描寫。
少林寺名聲鵲起後來居上,大約也沾瞭不少金庸、古龍、梁羽生等現代武俠大師的光。總之金山寺在古代是一座知名度相當高的寺院,這一點沒有疑義,金山寺在當時全國的地位,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在全國大學中的地位。唐僧在金山寺出傢一十八年,想必也會學到一些佛傢的真東西,這為其後來上京城出傢奠定瞭堅實的專業基礎。
雖然取經之路遠且難,但是大夥心裡都有數,唐僧取經必然會成功,因為這隻是金蟬子重返佛界的一種形式。況且如來還派出瞭自己的得意弟子觀世音菩薩專職處理這件事,觀音菩薩倒也盡心盡力,每當唐僧有難,他老人傢都是身先士卒第一個出頭。為瞭唐僧西天路上不寂寞,還給他物色瞭三個徒弟和一副腳力,並且這三個徒弟都曾經在天庭上任過職,都有天宮大學的文憑,那副腳力竟也是具有正宗海龍血統的白龍。
唐僧取經成功後,觀世音菩薩曾鄭重其事向如來道:“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準弟子繳還金旨。”如來大喜道:“所言甚當,準繳金旨。”看來在唐僧取經這件事上,如來佛祖完全是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的。唐僧取經隻不過是金蟬子重返靈山的一個必由之路。
唐僧主持“水陸大會”極有可能是外公殷開山、父親陳光蕊暗箱操作的結果,目的當然是給唐僧尋一個鍍金和表現的機會。主持“水陸大會”的唐僧就不再是地方上的和尚瞭,搖身一變成瞭京城的和尚,皇帝身邊的禦僧。觀音菩薩的出現改變瞭唐僧的人生,一面袈裟、一桿錫杖,勾起瞭李世民對西天佛祖的向往,在觀世音菩薩循循善誘之下,唐王李世民一門心思要派和尚西天取經,作為“水陸大會”的主持人,唐僧無疑成瞭首選。
李世民將唐僧封為“禦弟”的那一刻,已經註定瞭唐僧已沒有回頭路,隻能一路向西,向西,再向西,直到西天為止。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陳光蕊有意讓外孫主持“水陸大會”,但絕無打發他去西天取經的意思,在凡人眼裡,西天取經無異於上西天,有去無回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