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演在位時有什麼作為?他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2016-11-08 15:02:04

  高演是北齊皇帝,為齊肅宗孝昭皇帝,南北朝時期齊國第三位皇帝。名演,字延安,祖籍渤海調蓨(今河北景縣南),齊高祖神武帝高歡的第六子,齊世宗文襄帝高澄、齊顯祖文宣帝高洋、齊世祖武成帝高湛為其同母兄弟。武明皇太後婁昭君十分喜愛和看重他。他發動政變,廢侄子高殷,自立為帝,改元為皇建。是北齊的幾位皇帝中最有作為的一位,那麼高演在位時有什麼作為?他的結果是怎麼樣的?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傢解答解答。

  高演幼時才智超群,很早就有能成大事的器量,其母武明皇後婁昭君早就寵愛看重他。東魏元象元年(538年),封常山郡公。高演長於政術,善於瞭解 事情的細節;天保朝起開始參預朝政,政治經驗逐漸成熟豐富,眼見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趨炎附勢,惟高演滿臉憂愁,不時直諫。天保元年(550年),晉升爵位為常山王。天保五年(554年),授任並省尚書令。高演善於決斷,擅長文辭義理,並省內的人都害怕並服從他。天保七年(556年),高演跟隨文宣帝高洋返回鄴城。文宣帝認為尚書上奏政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命令高演和朝中大臣先討論確定是非,然後陳述奏上。高演擅長執政的方法,分析判斷都合乎道理,文宣帝贊嘆器重他。 天保八年(557年),轉任司空、錄尚書事。天保九年(558年),授任大司馬,仍任錄尚書事。

  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去世,高演住在宮中料理喪事,文宣帝的太子高殷繼位,授任高演為太傅、錄尚書,朝中政事都由高演決斷。其兄文宣帝臨終時,表示必要時皇位可以相讓,唯不可傷害高殷。一個多月後,高演就住到藩王的住宅,從此高殷的詔書命令不再由高演決斷。之後高演發動瞭政變,高演繼位後,文治武功兼盛,頗留心於政事,積極尋求及任用賢能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並親征北討庫莫奚,出長城,虜亡遁,分兵致討,大獲牛馬。事母至孝,友愛諸弟。即位第二年,高演墜馬,傷到肋骨。之前高演封廢帝高殷為濟南王,並約定不殺害他,但後來違反瞭約定。婁太後探病,再三問高殷的所在,高演不應,太後知道高殷已被害,發怒。臨終前悔過,叩頭求哀。

  高演即位後,進行改革,註意民生問題,釋放奴隸,大力屯田,廣設糧倉,有效解決北齊糧食危機,同時依法量刑,大力宣傳漢文化。政治清明,廣收人才,禮賢下士,孝敬母親。在位時間雖僅一年,但作為較多,是一位明君。皇建二年(561年),十一月,高演詔令長廣王高湛繼承皇位。又給高湛寫瞭遺書一封,哀求高湛:“我死後你要好好對待我的妻子兒女,千萬別學我的樣。”處理完後事,高演溘然長逝,終年27歲。葬於文靖陵,謚號“孝昭皇帝”。

  高演是在南北朝時期,除瞭開國皇帝之外,為數不多的有作為的皇帝,隻可惜英年早逝,長子太小,他不得已傳位於高湛,隻可惜高湛於文宣帝一樣,是個昏君,導致瞭齊國一蹶不振,最後被北周取代。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