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又什麼作為?諸葛亮是怎麼死的?

2016-11-08 15:08:51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三國時期蜀漢的軍師,也是蜀漢建國時候的丞相,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人,同時也是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在世是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被追封為武興王,那麼諸葛亮又什麼作為?諸葛亮是怎麼死的?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傢解答解答。

  諸葛亮27歲時在臥龍崗隱居,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於新野。後來司馬徽與劉備會面時,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瞭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瞭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隻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瞭三次才見到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他提問:““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諸葛亮遂向他陳說瞭三分天下之計,分析瞭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瞭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隻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瞭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贊,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系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瞭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希望諸位不要再說瞭。””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故去,否則必能封鎖 陛下東征之舉。”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托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傢,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

  最後一次北伐之後,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寶雞境內),享年五十四歲。楊儀等率軍還,薑維等遵照諸葛亮遺囑,秘不發喪,緩緩退軍。司馬懿率軍追擊,見蜀漢軍帥旗飄揚,孔明羽扇綸巾坐在車裡。司馬懿懷疑是孔明用計誘敵,趕緊策馬收兵,於是便有“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事。

  諸葛亮一生勤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一直在為劉備出謀劃策,在劉備死後,也是盡心竭力的為劉禪服務,隻可惜自己英年早逝,而劉禪又無能,所以才導致瞭蜀漢被滅亡的局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