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06:30
再看後面的舉措,更加深瞭關於這一點的推測。
舉措二:趙光義一即位,立即詔趙普入朝,任命趙普為太子太保,在京師供職。
舉措三:趙光義即位為宋太宗後,先是大赦天下,以弟弟趙廷美(即趙光美,為避諱改名為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宋太祖和趙廷美的子女,均與趙光義的子女並稱為皇子皇女。宋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也都加官晉爵。顯然,這是在剛剛登基、根基還不穩的情況下,所做出的安撫人心、消除動蕩之舉。
舉措四:一即位就迫不及待地改年號為“太平興國”。而根據慣例,新皇帝即位,都是次年才改用新年號紀年。為什麼宋太宗打破常規,將隻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呢?這越發說明他心懷鬼胎,要搶先為自己“正名”,以期造成不可逆轉的既成事實。
此外,關於“斧聲燭影”中,趙光義毒殺兄長趙匡胤的動機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趙光義並不是因為奪取皇位而殺死趙匡胤的,而是另有原因——為瞭花蕊夫人費氏。這位花蕊夫人是後蜀後主孟昶寵妃,精通詩詞,才貌兼備。後蜀被宋滅後,孟昶與花蕊夫人都被俘虜,押送到開封拜見宋太祖。七天後,孟昶暴斃,有些史傢認為是被宋太祖毒死。宋太祖趁機將孤苦無依的花蕊夫人收入宮中。因為久聞花蕊夫人才名,宋太祖要她即席吟詩。花蕊夫人沉思片刻,吟道:“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頗有骨氣。反而讓宋太祖大為傾倒,封花蕊夫人做瞭妃子。
花蕊夫人入宋宮但不忘故主,繪孟昶畫像私掛奉祀。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拿出孟後主的畫像流淚訴說思念之情。此事被宋太祖入宮看見追問,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說:“所掛張仙,送子之神,蜀人皆知。”宋太祖這才未追究。不久,這張仙送子的畫像從禁中傳出,連民間婦女要想生兒抱子的,也畫一軸張仙,香花頂禮,至今不衰。
趙匡胤迷戀花蕊夫人費氏,從而懈怠政務。趙光義多次向趙匡胤進諫,而趙匡胤置若罔聞。於是,趙光義在隨趙匡胤到後苑騎獵,花蕊夫人侍駕隨行時,趙光義引矢瞄準走獸,突然回弓引滿而射,花蕊夫人一聲慘叫,當場斃命。
所以,趙光義在宮中調戲花蕊夫人,被哥哥趙匡胤發現,於是提起斧頭將之砍死的說法不可信。
因此,如果撲朔迷離的“斧聲燭影”的事件,就是趙光義毒殺趙匡胤,那麼,就隻存在一個動機——趙光義要奪取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