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09:18
中國自來就有將人物臉譜化的情節,特別是在各種戲劇唱曲中。如果是將領,便是身材魁梧,胡須滿面。若是一個謀士,便是一個文人士子的形象,標配的還有一把羽扇。若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好人,那麼他的形象必定是一表人才,堂堂正正的。如果是一個受人唾棄的壞人,那麼這個人長的絕對是相貌醜陋,可能還帶點奸詐表情。對於和珅這樣一個世所皆知的大貪官,人們對他的印象幾乎都是陰險狡詐,一幅小人面孔。特別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熱播後,提到和珅,人們想到的一定是王剛老師的形象。在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王剛老師的演技,但歷史的真相還是要用歷史來說話的。我們不能因為影視劇之類的人們的再創造,就定下歷史上某個人的形象。就比如說和珅,《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和珅是一個諂上媚下,貪財好色,極會耍小聰明,是個狡詐陰險的小人。但實際上史料記載,和珅是個不折不扣的帥哥,號稱“滿清第一美男子”。真實的和珅,身材頎長,五官清秀,長相極為俊美。加之文武雙全,能說會道,還通曉滿、蒙、藏、漢、英等多種語言。乾隆年間的班禪與滿清建交,主要的交流兼翻譯便是他。馬戛裡尼訪華,亦是他用英語對答如流。而反觀被電視劇大加推崇、能言善辯,機智無雙的紀曉嵐呢?實際上長的極為醜陋,甚至還有口吃的缺點。編撰《四庫全書》時。和珅是總裁官,而紀曉嵐隻是和珅底下的眾多編纂管之一,因此我們說戲劇電視不能盡信。
據說乾隆帝時期,選官有兩個大標準,除瞭有實才,長的還必須要過的去。因為乾隆帝喜歡長相俊俏的人。和珅號稱“滿清第一美男子”,其長相自然不差。他能發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長得帥,後來被分配到皇傢儀仗隊裡,才有瞭那段“虎兕出於柙,典守者不得辭其咎”的經典對話。對於這麼一個長相俊美,又有才幹的臣子,乾隆自然是極為寵愛,甚至還同榻而眠。正因為此,才有瞭乾隆和和珅實際是同性戀的說法,而乾隆之所以如此重用和珅,就是因為喜歡他。那麼這說法具體又是怎樣的呢?
對於乾隆和和珅的同性戀故事,最廣為流傳的,就是稗史所載的“硃痕冥緣”。說的是雍正後宮有一位美貌的妃子,當時乾隆正是十七八歲的年紀,於是上前搭話。此事後來被皇後知曉,認為妃子不貞,因此將其賜死。乾隆對此不敢多言,於是在妃子脖頸留下印記,說來生再見。後來和珅入朝為官,乾隆見著和珅脖子上的紅印,一下子記起瞭那個因自己而死的妃子,仔細觀察更覺兩人相像,於是對其頗為重視。
小橫香室主人著的《清宮遺聞》雲:當雍正時,世宗有一妃,貌姣艷。高宗年將冠,以事入宮,過妃側,見妃方對鏡理發,遽自後以兩手掩其目,蓋與之戲耳。妃不知為太子,大驚,遂持梳向後擊之,中高宗額,遂舍去。翌日月朔,高宗往謁後,後瞥見其額有傷痕,問之,隱不言,嚴詰之,始具以對。後大怒,疑妃之調太子也,立賜妃死。 高宗大駭,欲白其冤,逡巡不敢發。乃亟返書齋,籌思再三,不得策。乃以指染朱迅往妃所,則妃己繯帛,氣垂絕。乘間以指硃印妃頸,且曰:“我害爾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後,其復與吾相聚乎?”言已,慘傷而返。 迨乾隆中葉,和珅以滿洲官學生在鑾儀衛選舁禦輿。一日駕將出,倉猝求黃蓋不得。高宗雲:“是誰之過歟?”和坤應聲曰:“典守者不得辭其責。”高宗聞而視之,則似曾相識者,驟思之,於何處相遇,竟不可得,然心終不能忘。回宮後,追憶自少至壯事,恍然於和珅之貌,與妃相似,因密召珅入,令跪近禦座,俯視其頸,指痕宛在,因默認為妃之後身,倍加憐惜,遂如漢哀之愛董賢矣。
實際上清朝皇帝都有一些同性戀傾向,這並不是什麼隱秘的事情。
清咸豐帝奕詝和優伶有過同性戀的關系,例如當時全國有名的小旦朱連芬,就常被召入圓明園,侍候皇上。有個姓劉的大臣對此進諫,被革瞭職。同治帝載淳,和一個從河南來的書生,兩人發生瞭性關系,同治並自願為婦。潘季桐的《末代皇帝秘聞》中說:“溥儀自成平民以後,坦白地對來訪記者承認:小時候喜歡手淫,特別喜歡把漂亮的小太監叫到身旁,替我那樣,而且我叫他們怎樣,他們當然就怎樣……溥儀甚至叫太監用口來替他手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