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與貂蟬是什麼關系 呂佈與貂蟬約會在哪被董卓撞破

2016-08-09 21:11:23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並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魏、蜀、吳,三國呈現出鼎立之態,在這場持續36年的大規模征戰中,出現瞭不少英雄、梟雄和巾幗。根據這場蒼生浩劫而編寫的《三國演義》,無疑為我們展現瞭另一個三國,是有更多紛繁復雜的矛盾、關系、勾心鬥角、鬥智鬥勇編制成的一出出精彩的演出,可謂你方唱罷我登臺。這舞臺不僅是男人的天下,女人也是這三國舞臺的重要組成,如果沒有瞭女人的三國,精彩就會大打折扣。

  豪強董卓 問鼎中原 

  東漢末年,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少帝太小,由何太後垂簾聽政,將軍何進主持朝政,皇權衰微,董卓等懷著狼子野心的人,入主東宮,以太子為人質,威脅群臣號令諸侯,至此拉開瞭整個東漢末年的戰爭序幕。

  董卓,出生年月不詳,字仲穎,隴西臨洮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董卓這個人的出現不是偶然,他的父親董君雅,以微官擔任過潁川郡的綸氏縣尉,是掌握緝捕“盜賊”的武官。董君雅既是武職人員,必長於騎射,這和他的籍貫是涼州的隴西臨洮分不開的。“鞍馬為居,射獵為業,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機杼之饒”,涼州的生活狀態與關內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涼州的戰略位置同樣十分險要,這樣的生活方式和地理位置,勢必會造就像董卓這樣的長於騎射、擅鞍馬的傑出人物。

  因為董卓從小就生活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之中,他的野外戰鬥力很強,加上體格又龐大,很快就混成瞭當地的頭頭,他就像電視劇裡的古惑仔一樣,打打殺殺拉幫結派,竟然也結交到不少豪強、地主有勢力的人,在加上行走江湖靠自己的一張嘴、幾次仗義出手相助,董卓很快就成為瞭當地有名的混混頭,他十分清楚羌胡地區的情況,為自己積攢實力、搭建人脈,這些看似無心的舉動,實則都是他個人實現宏大抱負邁出的第一步。

  憑著自己在當地豪強中的地位和影響,和自己的才華,拉攏、結交瞭很多勢力,在當地很有影響力,涼州刺史辟卓為從事,從擔任郡吏到州吏,“監領盜賊”、“領兵騎討捕”,充分體現瞭董卓的武力,一時之間,董卓又成為瞭一個風雲人物,跟以前不同的是,以前充其量隻是鄉裡的地頭蛇,現在比以前更兇猛,因為他掌握瞭一定的權力。初嘗權力的甜頭,讓董卓對地位、權力有瞭更大的野心。於是,他更加註意積累人脈和發展自己的勢力。

  西羌問題一直是東漢政府最棘手的民族問題,羌人痛恨為官不仁的官員對他們的剝削和壓迫,而官員又屢屢欺壓少數民族百姓,久而久之,矛盾激化,羌族人就發起大規模的反抗,東漢朝廷實力不怎麼好,鎮壓起義隻有靠當地的豪強,這個重任就落到瞭董卓這一派豪強手中,董卓就被任命為羽林郎,不久,他升為軍司馬,跟隨張奐征討反叛的羌人,因為在征討中變現突出,升為郎中,高奏凱歌一路升遷任中郎將後,形勢有變,在一次鎮壓黃巾軍的戰爭中慘遭失敗,獲罪革職,又被貶回隴西。

  中平元年,董卓又迎來瞭事業的高峰期,涼州再度燃燒起反抗東漢政府的烽火。這次起兵與以往的小打小鬧不同,“羌胡”出動瞭大規模的軍隊,東漢朝廷急忙征調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率軍前往鎮壓,董卓是將軍的副手,與之一同打擊羌胡,他因這次戰爭得以再次回到涼州,而董卓自領兵征討羌胡、鎮壓黃巾軍以來,因戰功顯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斷升遷,尤其是擊敗韓遂等人的進攻後,他的勢力日趨壯大,形成瞭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兼雜胡人和漢人的混合軍隊。以“羌胡”為主的精兵,從而組成瞭富於戰鬥力的涼州軍事集團,這是董卓起傢,以及最後控制東漢政權的資本。 呂佈與貂蟬約會在哪被董卓撞破#e#

  此後,董卓羽翼漸漸豐滿,區區的隴西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野心,他要問鼎中原,而此時的東漢朝廷就像待死的羔羊,遲早油盡燈枯。問鼎中原的時刻終於到瞭,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漢靈帝劉宏在嘉德宮駕崩,少帝劉辯繼位。由於少帝太小,由何太後垂簾聽政,將軍何進主持朝政,皇權衰微,董卓率軍來到朝廷,把劉辯奉迎至皇宮後,開始幹預整個東漢中央政權,控制太子後,他開始把東漢的大臣都換掉,換成自己的人,不僅如此還掌握瞭朝廷的軍事力量,從內到外他都要讓東漢打上他董卓的標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