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寶釵哪個更漂亮 薛寶釵有哪些詩

2016-08-09 21:13:46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又被稱為《金陵十二釵》。之所以又叫《金陵十二釵》,是因為這本書中有十二個各有千秋,又各個都是上品的美人。其中薛寶釵和林黛玉兩人,並未十二釵之首。能在本就極為少見的女子中,居於首位,兩人的容貌定是一等一的國色。但是若是硬要在兩人之間分出個一二來,那麼誰會是最漂亮的那一個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二人的外貌的。

  曹雪芹寫薛寶釵,明明白白,攤在人面前。第四回說薛寶釵“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第五回“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第8回寶玉到梨香院看寶釵,他眼中的寶釵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第二十八回“雪白一段酥臂”,“隻見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第三十回寶玉說寶釵:“怪不得他們那姐姐比楊妃,原來也體豐怯熱。”曹雪芹所作的這些描寫,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一字“豐”,一字“美”,還特別點出嫵媚風流。薛寶釵的相貌,應該說是當時時人都喜歡的,長相姿容合乎當時世俗社會的審美標準。美麗健康,充滿活力,又自然帶著一股封建淑女的風范。

  而對林黛玉的描寫呢?曹雪芹並沒有單刀直入,直白的將林黛玉的相貌直白的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反而是通過各個側面,讓人感受到黛玉之美。《紅樓夢》的開篇寫降珠仙草“受天地之精華,復得甘露滋養,遂脫瞭草木之胎,換得人形”,以仙草之身變作人形。“仙草化身”一種超凡脫俗,得天地精華的清秀非凡之美。而林黛玉便是絳珠仙草的轉世,那麼自然也就帶有一種自然仙氣。清雅秀麗,不似凡人,黛玉“清秀靈幻”的美麗形象,便就此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映像。寶玉眼中的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就像寶玉所說的,這是一個“神仙似的妹妹”。黛玉初進賈府,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見瞭!”無論是開篇講訴前世絳珠仙草化為人形的清秀非凡之美,還是鳳姐說的“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又或是賈寶玉口中“神仙似的妹妹”。這些形容都在強調一個概念,那就是林黛玉長的超凡脫俗,氣質不似世俗之人。這是一位空靈似仙的姐姐,美得已不似凡人。

  薛寶釵和林黛玉的美是兩個背對而馳的極端,薛寶釵代表的是世俗的美,林黛玉則是脫俗的美。不僅如此,兩人的性格也是背對的。薛寶釵是封建禮教的信仰者,林黛玉則是渴望沖破禮教束縛之人。兩個人相差甚遠,又各有特色,也就不難怪有人希望“釵黛合一”,互補之下,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這樣的兩個人實在很難分出勝負,隻看個人喜好瞭!

  “蘅蕪君”薛寶釵詩集

  凝暉鐘瑞——薛寶釵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海棠詩 ——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憶菊——蘅蕪君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

  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畫菊——蘅蕪君

  詩餘戲筆不知狂,豈是丹青費較量。

  聚葉潑成千點墨,攢花染出幾痕霜。

  淡濃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莫認東籬閑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陽。

  螃蟹詩——蘅蕪君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