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9 21:23:03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梁傾。”三國裡群雄逐鹿,政權動蕩,時勢造英雄,在這個紛亂的時代,出現瞭很多傑出人才,如荀彧、荀攸、陳群、鐘繇、戲志才、棗祗、杜襲、郭圖、司馬德操等人,在這些人當中有一位謀士顯得極為特別,他才華橫溢,卻又飽受詬罵,為當世一些名士所不喜,但為權貴所賞識,那就是郭嘉。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瞭功勛,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而曹操稱贊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真的有曹操說得那麼優秀?郭嘉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又有多厲害?
郭嘉出生於潁川,郭嘉的生世並不是特別清楚,由於三國志魏書十四卷中隻字未提,裴松之也沒在底下註其他歷史文獻說明,所以我們對郭嘉具體的出身不是很清楚,不過郭嘉是一個積極的入世者這點毋庸置疑,不過他的入世跟荀彧、諸葛孔明有很大區別,後者註重忠君、輔佐主公成就事業,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可以功成身退,而郭嘉不同,他的積極入世帶著極大的功利性。因此他先投袁紹,後又去瞭曹操那裡。
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別看這時的郭嘉才弱冠,他的志向倒是很遠大,有圖謀天下的意思,他二十歲就開始隱居,遠離江湖,秘密結交豪傑之士,鮮與世俗往來,當時很少有人知道這個人。幾千年來,大傢都在想象著這位聰慧少年的模樣,一定是個風度翩翩的君子,他也一定有一雙炯炯有神的慧眼,要不他怎麼能看穿袁紹,看透曹操呢?經過一年的準備,他去見瞭袁紹,袁紹是他第一個看透的人,袁紹是他第一個投靠的主子,他在袁紹那呆瞭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郭嘉一直在觀察袁紹,長時間的觀察郭嘉發現袁紹此人不靠譜,虛有其表,不足以成大事。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隻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傢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
郭嘉對二位謀士說完這番話後,就拎包走人瞭。大傢會覺得郭嘉任性,但是仔細分析郭嘉的話,他說的一點沒錯,這番話首先指出瞭袁紹好面子、好模仿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知道怎麼使用謀士,當時許多士人認為他是潛力股,所以也來投靠他,不過他對於賢士的任用確實不怎麼樣,反而讓許多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擔任重職,比如他手下的顏良,被他重用卻一刀被關羽結果瞭性命,他所鄙視的張頜,成為瞭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不僅如此做事不決斷,無謀無預見,最後被郭嘉斷言,這樣的人一定不能成霸業,結果真是敗在瞭曹操手裡,從此退出瞭歷史的舞臺。
屢次獻言 神機妙算
“良禽擇木而棲”,郭嘉這個良禽為瞭遇到一個明主,寧願等待,就這樣,郭嘉一等就等瞭六年。他的第二個主公就是曹操,曹操自不必說,大傢都是知道此人甚是精明、奸詐,又識得英雄豪傑,重用賢士,遇到郭嘉這個有才無德的人,他曾經做瞭很過分的事情陳群廷訴,曹操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沒看到他做的一些不檢點的事情,連曹操這個這麼重法度,眼裡容不得沙子的人都能寬恕郭嘉,深受曹操的寵愛為何呢?因為,郭嘉確實有能力,曹操也是個聰明人,成就帝業需要大量像郭嘉這樣的人才,再說郭嘉一個謀士,什麼都不會幹就會說話,第一次見到曹操就拋出瞭一套十勝十敗的理論,把曹操說得天花亂墜,主要內容都是解袁紹為何不敵曹操的幾點,一個勁兒誇曹操,曹操心裡能不高興嗎,曹操帳下有好幾個謀士,賈詡、荀攸、荀彧都是才智過人的謀士,時人都是把程昱與郭嘉並稱,把郭嘉放在最後,但是郭嘉在曹營帳下所作的貢獻還不少。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隅,虎爭天下。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一個個敵手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便常常成瞭曹操獲勝的關鍵。建安二年,袁紹寫信羞辱曹操,郭嘉於此時提出的十勝十敗的理由,很具說服力,不但振作瞭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助曹操擬定瞭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也使得郭嘉穩穩進入曹操智囊團排位的前五名。建安三年,劉備為呂佈所破,隻得依附曹操,一時間怎麼處理劉備成為瞭問題,郭嘉獻言先留著劉備,以彰顯曹操惜才的美名,但同時又看出劉備絕不甘屈居人下。後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呂佈,曹軍先破彭城,再敗呂佈,最後圍困下邳。就在大傢都要放棄之時,郭嘉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並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呂佈果真被拿下。曹操從此對郭嘉十分信任,一般情況下,對郭嘉是言聽計從的。隻有一次,沒有聽他的話,就出瞭大岔子,在199年放走瞭劉備。在曹劉煮酒論英雄之後,劉備擔心曹操猜忌,便想伺機脫離曹操的控制。劉備假稱趁袁術潰敗,主動向曹操請求前去截擊。那時郭嘉都不在身邊,曹操就把郭嘉放走瞭。事後,曹操十分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