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風雲人物排名

2016-08-11 22:20:1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階段。讓我們回顧歷史,它不僅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創傷,也促使我們深思如何改變戰爭局勢,停止傷害的事態,維護世界的和平。當然,在那些野心勃勃的獨裁者,他們一心想征服世界。他們在二戰時期影響力之大,那麼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風雲人物都有哪些嗎?帶著疑問,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瞭解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風雲人物NO.10 山本五十六(1884~1943)

  山本五十六(日文平假名:やまもといそろく)(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國海軍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日本海軍大將。

  山本五十六是海軍史冊上的一個鬼才,用兵詭異,珍珠港之役足以證明他的軍事才能,大勝之後率部參加瞭珊瑚海大海戰、中途島大海戰,雖然盡皆失利,但是與他的指揮關系不大。

  瓜島之戰後不久,被美軍擊落座機葬身於大海。如若山本五十六沒有這麼早死去,太平洋戰爭日本或許還會多堅持數年。 他本身是個賭徒,1923年在歐洲時經常出入摩納哥的賭場,常常贏錢,最後成為摩納哥賭場歷史上第二個因為賭技太高而被禁止入場的人,他把戰場也當作賭場,隻不過賭贏瞭珍珠港,賭輸瞭中途島。

  綜合評分:軍事 92,政治 10,魅力 5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風雲人物NO.9 戈培爾(1897~1945)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德語:Paul Joseph Goebbels,1897年10月29日-1945年5月1日),德國政治傢,演說傢。其擔任納粹德國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擅長講演,被稱為“宣傳的天才”、“納粹喉舌”,以鐵腕捍衛希特勒政權和維持第三帝國的體制,被認為是“創造希特勒的人”。

  於1923年加入納粹黨,作為納粹中不多見的文藝青年,又極具演講才能,因此頗受希特勒賞識。上任後第一件事即是將納粹黨所列禁書焚毀,他對德國媒體、藝術和信息的極權控制隨之開始。“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是真理”便是出自戈培爾。在位期間,充分發動宣傳機器,為納粹主義和種族主義做宣傳。

  1945年4月30日依照希特勒的遺言繼任總理,並且和蘇聯軍隊交涉投降條件,但是蘇聯要求無條件投降因此談判破裂。同年5月1日,攜全傢自殺殉黨。

  綜合評分:軍事 5,政治 90,魅力 80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風雲人物NO.8 鄧尼茨(1891~1980)

  鄧尼茨,二戰期間德國的著名將領。德國總統 、國防軍最高統帥、海軍元帥 。卡爾·鄧尼茨於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戰中,他擔任潛艇艇長,1918年10月被英軍俘虜 。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國,並再次加入德國海軍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曾任海軍總司令、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是納粹頭目中少有的軍事人才,在擔任潛艇部隊總司令期間,鄧尼茨訓練部隊,創造出另盟軍聞風喪膽的“狼群戰術”的潛艇作戰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大西洋曾給英美等國的海上運輸造成極大威脅。

  但在擔任海軍總司令期間盲目推行無限制潛艇戰,輕視海軍諸兵種及陸海軍協同作戰,令德國海軍戰績平平,因為航母時代來臨瞭,潛艇也必然是配角。希特勒死前任命鄧尼茨為他的繼承者,作為帝國聯邦大總統和德意志武裝力量最高統帥。1945年被捕,1956年被釋放,他作為納粹主義的狂熱追隨者,繼續在西德境內進行親納粹和復仇主義宣傳,直至病逝。

  綜合評分:軍事 90,政治 80,魅力 60

  第二次世界大戰十大風雲人物NO.7 希姆萊(1900~1945)

  海因裡希·魯伊特伯德·希姆萊(德語: Heinrich Himmler),臺譯辛姆勒,是納粹德國的一名法西斯戰犯,歷任納粹黨衛隊隊長、黨衛隊帝國長官、納粹德國秘密警察(音譯為蓋世太保)首腦、警察總監、內政部長等要職,先後兼任德國預備集團軍司令、上萊茵集團軍群司令和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1] 對歐洲600萬猶太人、同性戀者、共產黨人和20萬至50萬羅姆人的大屠殺以及德國對蘇聯的東方總計劃的倡導者和鼓動者。許多武裝黨衛隊的戰爭罪行負有主要責任。

  希姆萊樂於執行各種命令,嚴格遵守紀律,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很受希特勒賞識,以至於蘇軍打到柏林城下時,希特勒置古德裡安的計劃於不顧,讓沒打過仗的希姆萊出任德國維斯杜拉集團軍群司令,結果被輕易擊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