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十位權臣

2016-08-11 22:23:48

  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權臣NO.7 吳璘(南宋)

  單以開國功勛來論,吳璘與嶽飛一樣,都是再造宋朝的功勛人物,如果說嶽飛是南宋最優秀的進攻型將領的話,那麼吳璘和他的兄長吳階就是南宋最優秀的防禦型將領,宋金戰爭時,正是他在川陜戰場接連挫敗金軍的進攻,才為南宋徹底穩固住瞭戰線,並為嶽飛的北伐創造瞭條件。而連接南宋生命線的川陜防線也在他的打造下成瞭北方強敵難以沖破的銅墻鐵壁,即使在百年後的宋蒙戰爭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比嶽飛的蒙冤身死,吳璘則一生富貴,手握重兵,在宋金和議後又享受瞭幾十年的和平時光,終以新安郡王的爵位善終於傢。究其原因,一者當然是老吳比較會做人,在涉及個人安危的“和戰問題”上從來都是謹慎小心,絕不枉發評論,一切行動都堅決“聽指揮”,自然是讓猜忌心甚重的宋高宗感到放心。另一個原因卻是,老吳長年鎮守在川陜前線,一面避開瞭朝堂上的是非旋渦,另一面,川陜戰場的重要地位,也使宋朝統治者不可能輕棄這位善於防守的方面大員。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對比嶽飛韓世忠的部隊,老吳手下的川陜兵更具私傢軍性質,從高級將領到中層將校幾乎都是由吳傢宗族子弟壟斷,不管是打仗還是官場鬥爭都死抱成團。在重文輕武的宋代,這種情況隻能說是宋金戰爭時代的特殊產物瞭。這樣的團隊自然讓宋朝皇帝不敢輕動。評書裡的楊傢將是虛的,宋金戰場上的吳傢將卻是實打實的,真個是手裡有槍,心中不慌。老吳去世後,川陜戰場的吳氏勢力已漸成尾大不掉之勢,並險些在孝宗時期釀成軍變,著實驚出瞭宋朝君臣一腦袋冷汗。

  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權臣NO.6 曹彬(北宋)

  要問北宋開國第一名將是誰,那自然非曹彬莫屬,評書裡把老曹稱做北宋的“文武雙狀元”,雖然有誇大之嫌,但老曹能打仗確是事實。南唐和後蜀都是他平滅的,而且這個人心腸恁好,很少縱容士兵搶掠,並且在這個事上能做到既不得罪百姓也不開罪同事。比如打南唐的時候,他故意裝病,讓眾將在他病榻前發下誓言,絕不濫殺濫搶,這才大軍開撥。宋朝開國的趙氏兄弟對曹彬都是恩寵有加。不過他最大的本事還是在於“能混”二字上,自古以來,武將立大功而得罪小人,已經是朝堂裡的尋常事,曹彬奇就奇在即使和小人也能保持非常好的關系,比如有個田欽祚,是宋軍裡出瞭名的會打小報告整事的人,別人懼他老曹偏偏不懼,征蜀的時候主動把他帶到身邊。後來老曹才解釋:對付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仗的時候把他帶到身邊,分他點功名堵他的嘴。做人能混到這份上,曹彬不飛黃騰達也難。宋史裡稱曹彬“寬厚淳樸”,其實光靠寬厚淳樸,是很難在官場上立足的,得象老曹這樣,想小人之所想,時刻會來事,才終能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