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23:48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無數權臣能在朝政上武威無限,在政治風雲中總是穩住陣腳,他們作為功臣的棟梁之才,功高蓋主,禍必降之。那麼,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權臣有哪些?帶著疑問,下面就跟隨中國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權臣NO.10 洪承疇(清朝)
南明名士夏完淳被俘後痛罵洪承疇的典故可謂是盡人皆知,但單以清朝開國而論,洪承疇確為清朝坐穩江山的功勛人物,清軍入關的基本戰略是他制訂的,南明的反抗烈火也是他主持撲滅的。特別是他在江南等地區軟硬兼施的施政方略,為清朝統治者坐穩江山起瞭重要作用。其實在永歷政權敗亡以後,清廷內前明漢臣的日子就成瞭王小二過年瞭,吳三桂等手握重兵的地方軍閥自不必說,如洪承疇這樣的內閣大員也日益受到猜忌。順治十六年,永歷政權覆滅後,時任南方五省總督的洪承疇也被以“目疾”的理由召回京修養,解除瞭他專鎮一方的大權。且並未給他任何的封賞。老洪歷經明清兩朝,久歷宦海沉浮的老官僚,自然聞得出這其中的政治風向標。返京後的老洪一直稱病在傢,基本不過問任何政事,到瞭康熙元年,隨著順治的去世和滿洲四大臣的輔政,老洪深知自己的政治生命已經徹底結束瞭,於是就很識趣的上書告歸。並於三年後病逝於傢。對於老洪來說,保全自己的原因不僅僅在於他激流勇退的精神,更在於他死的恰倒好處。八年以後,雲南王吳三桂舉兵造反,爆發瞭震撼清廷的三藩之亂,而當初吳三桂之所以能夠鎮守雲南,恰是老洪在永歷政權敗亡前向清廷建議的結果。倘若老洪當時還健在的話,恐怕也是難脫幹系。和張弘范一樣,老洪也確實是一個死的是時候的人物。
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權臣NO.9 湯和(唐朝)
說實話,能在唐宗宋祖手下討活路的功臣並不稀罕,能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尋個善終,才是真正的奇跡。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史實已是耳熟能祥,可湯和偏偏能在一次次政治浩劫中安活下來。老湯與朱元璋的關系不一般,他不僅僅是老朱的功臣,更是老朱的“發小”。童年時和朱元璋一起放牛,青年時正是他的一封信把窩在破廟裡討生活的朱元璋拉上瞭造反之路,才有瞭窮小子變皇帝的神奇過程。朱元璋濠州投軍時,湯和還是朱元璋的上司,可從那時候開始,老湯就對朱元璋必恭必敬,成為朱皇帝最早的鐵桿親信。以湯和的履歷和地位,在建國後他不可能不招致朱元璋的猜忌,但湯和的優點正是他這種“識時務”的判斷力與處事方法。對比明朝建國後藍玉的飛揚跋扈與胡惟庸的弄權,湯和卻基本做到瞭與世無爭,實為老資格元勛的他極少炫耀自己的功勞,更不參與功臣之間種種爭權奪利的敏感鬥爭。元朝滅亡後,湯和是第一個主動交出兵權的將領,後來倭寇擾邊,又是湯和受命戍守山東沿海,確保瞭明朝海疆的安全,功成後毫不爭功,把朱元璋的賞賜分給故交後歸養故裡,這種與世無爭的態度也使老朱終於對他放下瞭戒心。老資格的湯和在明朝建國後的官位遠不如許多功臣那樣顯赫,而他的結局無疑卻是最好的,說起這位老好人的一生,真讓人感嘆吃虧就是福
中國歷史上得以善終的權臣NO.8 張弘范(元朝)
要問誰是南宋王朝最後的掘墓人,答案不是如伯顏等蒙古名將,卻恰恰是這位叫張弘范的漢人。南宋都城臨安是他打下來的。趙昰的東南小朝廷是他撲滅的,最後的崖山戰役,也是他全殲瞭張世傑的水軍,迫使宋朝君臣跳海自殺,終於替元朝政府拔掉瞭宋室皇朝的最後一顆小苗,可謂是對元朝政府居功至偉。單從軍事角度講,老張確實是不世出的將才,他親手指揮的多場宋蒙戰役都可堪稱是殲滅戰與攻堅戰的經典,最後的崖山會戰更為後人引為冷兵器時代最高水準的海戰范例。這樣一個手握重兵又極負軍事才能的漢將,不被忽必烈猜忌顯然是不可能的。象同樣手握重兵的漢族名將史天澤就為保住自己主動交出瞭兵權。事實上,在元朝建立後,隨著統治的日益鞏固,忽必烈已經漸漸開始更改瞭信用漢臣的國策,轉而以信用色目人的方式打壓漢臣。特別是在阿合馬受寵後,元朝廷內的漢人地位更是急轉直下,可以想見,假使張弘范活到當時,以他的漢人身份與背景,估計日子也好過不到哪去。不過老張畢竟運氣好,崖山之戰後不久就染病身死,躲過瞭忽必烈時代漢儒與色目人之間一次次血腥的權力鬥爭,實在是幹的好不如死的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