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呂雉——為母愛釀造千古奇禍

2016-08-11 22:25:29

  劉邦登位後,將執掌兵權的韓信視作心腹之患,先用分封諸侯王的辦法迫使韓信交出兵權,回到封地。接著,又借故把韓信降為淮陰侯,押回長安軟禁起來。韓信悶悶不樂,托病不出。

  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代國丞相陳豨起兵謀反,劉邦親自率軍討伐。長安宮廷所有政事,內托交皇後呂雉,外則委請丞相蕭何代管。呂後不敢懈怠,每天一早臨朝,與群臣一起商議軍國大事,退朝後又忙於披閱文書奏章直至深夜。

  一天,呂後收到一份密奏,是韓信的一名貼心隨從告發韓信說: 不久前,陳豨秘密進京同韓信密謀,計劃先由陳豨在代國舉兵,乘劉邦帶兵討伐、長安空虛之時,再由韓信率兵殺進未央宮,誅滅呂後及太子,一舉顛覆漢傢皇基。呂後閱罷奏章,大驚失色,連夜召蕭何入宮密商對策。她流著眼淚對蕭何說:“皇上遠離都中,若讓韓信得逞,非但我母子肝腦塗地,隻恐漢室社稷一倒,黎民百姓又將遭受離亂之苦。請相國速速定計剪滅逆賊。”

  蕭何同韓信私交不錯,見韓信犯瞭死罪,不忍心將他殊滅,但呂後一番義正辭嚴的話又迫使他不得不放棄私情。他想,自己身為丞相,豈能不以江山黎民為重,庇護反逆?於是同呂後密商至深夜。

  幾天之後,一名將士風塵仆仆馳入長安,直奔呂後居住的長樂宮。他自稱是皇上從前線特派的使者,向皇後及大臣們傳報佳音: 反賊陳豨已被掃平,皇上不日將班師回京。第二天一早,未央宮鐘鼓齊鳴,闕門大開,文武大臣魚貫而入,上殿向呂後道賀。少頃,又見丞相蕭何匆匆進殿奏道:“淮陰侯韓信在宮門外等候召見。”

  不一會兒,韓信懶洋洋地舉步走來,剛進殿,兩旁湧出大批武士,將韓信捆得結結實實。韓信不由大叫:“丞相救命!蕭何丞相在哪裡?”這時的蕭何早已不見蹤影。武士們如狼似虎把韓信押上殿,在禦座前跪下。隻見呂後杏眼圓睜,怒視韓信,斥道:“無知莽夫!皇上待你不薄,因何一而再、再而三謀劃造反?”韓信大呼冤枉。呂後又喝令:“今奉皇上詔令,將反賊韓信立即斬首,滅三族!”說完,也不加審訊,命武士們把韓信拖至偏殿處決。

  韓信至此,方知上瞭蕭何的當,悔不該被他騙進皇宮,羊落虎口。原來,所謂劉邦遣使者報喜一事純屬假造,目的為誆騙韓信入宮道賀,可乘機將他擒殺。那天韓信本托病未來,是蕭何特意去把他召來的。臨死前,韓信仰天長嘆道:“不想一世英雄,今日死於一婦人之手!”

  滅韓信一舉成功,使呂後看到瞭自己參與朝政的能力。她想到兒子劉盈懦弱仁孝,將來繼承皇位後,這些功高位重的異姓諸侯王怎肯向他委屈稱臣?她打定主意,趁劉邦在位時,設法要將幾個異姓王一一剪除,以確保兒子的皇位。

  過瞭幾個月,呂後接到心腹宦官報告說: 有人告發梁王彭越謀反,但經廷尉審訊,彭越並無反意,因此皇上便免去彭越死罪,廢為庶人,發配蜀中。

  呂後聽罷,憂喜參半。喜的是又一名異姓諸侯王犯下死罪,憂的是皇上竟然放虎歸山,豈不又成心腹大患?她不顧暑天溽熱,立即出宮直奔劉邦居住的洛陽。車駕走到鄭地(今河南新鄭),忽見官道上遠遠走來一名身穿囚衣、披鐐戴鎖的犯人,後面由四名軍士押解。坐在鳳輦上的呂後,一眼認出這犯人正是彭越,忙令車駕停住。她裝作十分驚訝的樣子問道:“梁王所犯何罪,竟至於此?”

  彭越伏在地上哭泣道:“臣不幸受小人誣陷,多虧皇上開恩,發配蜀中。但此去迢迢數千裡,不知何時回歸故鄉。乞請皇後奏明聖上,將小臣放回昌邑故裡(今山東巨野),臣感恩不盡。”說完,叩頭不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