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史上最虛榮的富二代

2016-08-11 22:27:46

  國傢對他而言,僅僅是一個玩物,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名聲比國傢利益重要。盡管從大勢來看,魏國的滅亡在所難免,但是,信陵君愚蠢且狂熱的虛榮,無疑讓魏國提前接受瞭亡國的命運。

  

  如今的中國,富二代滿天飛,尤以紈絝敗傢子弟居多。其實在歷史上也不乏紈絝富二代,他們不僅僅敗傢,更有甚者敗國,戰國時期的超級富二代信陵君魏無忌便是一例。

  無忌投胎於魏國王室,乃魏昭王的小兒子。口含金鑰出生,無忌喜悅但又鬱悶,因為他沒能繼承父親的王位,接替父親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魏安鰲王。

  魏安鰲王即位後,弟弟無忌便被封為信陵君。

  信陵君最大的愛好是養士,換句話說,就是收養門客。戰國時期,養士特別時髦,好比如今的貪官養“小蜜”。信陵君的虛榮心非一般的王公貴族可敵,做養士可不隻養幾個、幾十個,而是成百上千個。

  作為富二代,信陵君有的是錢,出手之大方,態度之豪邁,引得方圓幾千裡的士人都來投奔。全盛時期,信陵君的門客多達三千。

  三千門客是個什麼概念?其繁榮喧囂的景象可想而知,以至於出現瞭一個荒唐的局面——當時的各諸侯國,皆知魏國有個信陵君,卻不知有魏安鰲王。這些諸侯國,連續十幾年不敢向魏國用兵,不是懼怕魏安鰲王,而是看信陵君的面子。

  對於信陵君的威望和名聲,魏王開始還不以為然。直到有一天,兩人正在下棋,北部邊境快馬來報,說趙國發兵進犯,即將進入魏國邊境。魏王當時十分緊張,哪裡還有心思下棋,立刻就要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可信陵君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淡淡地說:“據我的情報,趙王壓根兒就不是犯我邊境。”

  “那他來幹嗎?”魏王很迷惑。

  “他是來打獵的。”信陵君胸有成竹道,“不必驚慌,來,接著下棋。”

  魏王手心滿是汗,棋子都拿不穩,心中如千頭小鹿亂撞。強撐瞭一會兒,探子來報,趙王果然是打獵,並非進犯魏國邊境。

  這下魏王更驚瞭,莫非信陵君是神仙?料事如此精準!信陵君洋洋自得道:“我的一個門客,就在趙國宮中,趙王有什麼行動,他馬上就會通報我,在我面前,趙王極透明,沒有秘密。”

  信陵君得意之情溢於言表,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大的玩傢,一切都玩弄在自己的股掌之間。然而,他的哥哥魏王卻驚懼不已——遠在千裡之外的趙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更何況我呢?

  這之後,魏王開始防備信陵君,哥倆兒不再交心。而信陵君卻渾然不覺,且頭腦持續發熱。

  在這種狀態下,國傢沒事倒也罷瞭,一旦有事,便生禍亂。

  公元前257年,魏國的事情來瞭。當時,秦昭王憑借長平之戰的餘威,揮師東下,攻打趙國的邯鄲。

  趙惠王的弟弟是平原君,平原君的妻子便是信陵君的姐姐。因為這層關系,趙惠王多次向魏王和信陵君求救,急!很急!真的很急!

  魏王先是發兵救趙,可轉念一想,這分明是趙國設計的倫理陷阱。事關國傢興衰,趙國卻憑一點婚姻關系就來求救,理由也忒不充分瞭。於是他下令阻止大軍前行,不去救趙,全部原地待命。

  老實說,魏王的頭腦是清醒的。表面上,趙國是求救的弱勢群體,實際上,趙國對魏國的態度是利用。

  魏國不救援,平原君急瞭,不斷派使者打著信陵君姐姐的旗號,要求信陵君發兵。註意,是要求,不是請求。意思是,救援趙國就是救你姐姐,這是你分內的事。

  其實,平原君很清楚,信陵君手裡沒有兵權,就算他想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可是,平原君卻照死裡往信陵君頭上潑大糞,用盡奚落之辭,見死不救啦,徒有虛名啦等等,這叫打人打臉。

  信陵君多好面子啊,被平原君一通奚落後受不瞭瞭。他必須想辦法救趙國,他一次又一次請求魏王出兵,又讓門客反復勸說。可任憑門客巧舌如簧,說得天花亂墜,魏王仍不為所動。

  信陵君無計可施,隻好打腫臉充胖子,請來賓客,湊瞭一百餘輛戰車,揚言要親率人馬上戰場,與秦軍拼個你死我活。

  當然,這不過是做做樣子,信陵君不是傻瓜,不會真靠手頭這點人馬去和秦軍拼命。一個虛榮到極致的人,是不會白白送死的,他有另一套陰險的計劃。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