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1 22:31:41
原創作者投稿,禁止轉載。原標題:詩人白居易是個“偽君子”?
中學課本裡白居易的《賣炭翁》被好多人反復誦讀好多年,“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老人,年歲蒼老為瞭謀生不得不在寒冷的冬季賣辛苦砍伐來的木炭,“心憂炭賤願天寒”為瞭能賣個好價錢,衣著單薄還是企盼天氣寒冷,讀來真讓人心酸;還有《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為貧賤歌女鞠一把同情淚……
白居易是君子還是偽君子?
一直為白居易“對人民疾苦懷有深切同情”而感動,也因教科書裡對他高度的評價而心懷敬畏,總覺得這是一個多麼善良、仁愛、心腸柔軟的正派詩人。而後來再看到他的一些詩句,綜合他的生平,覺得他並非像他詩詞表現出的那種高尚情懷、高大形象,他根本就是個偽君子。
你覺得“朱門酒肉臭”的達官顯貴,會真正理解“路有凍死骨”的悲涼嗎?你認為傢裡蓄養傢妓的人,會對婦女有真正的尊重和同情嗎?
白居易就是這樣的虛偽,表裡不一。他一邊哀嘆底層人民生活可憐貧賤,淪落婦女境遇悲慘,一邊過著酒色犬馬的生活。據說他傢裡蓄養傢妓上百號,他的詩“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就是用來形容淪為他的傢妓的女子貌美、身材好。沒想到吧,現代人口中的“櫻桃口、小蠻腰”居然是來自白居易這裡。“十載春啼變鶯舌,三嫌老醜換蛾眉”, 傢裡傢妓青春不再都已經老去,定期又換一批更年輕漂亮的回來……
看他那自得的樣子,完全一副拿掉假面具露出醜惡嘴臉的樣子!有大把錢財來買賣少女的人,他會真心可憐個賣炭的窮苦老人嗎?一個肆意糟蹋女性的人,會對一個歌女有幾分真誠的憐憫?琵琶行裡的歌女惹的他哭濕瞭衣衫,這哪裡是同情歌女,不過是感傷自己被貶的鬱悶心境。
真正的同情是感同身受,在同一境地才能體會到百姓的艱難。一生潦倒的杜甫才能對和他一樣生活困頓悲涼的小百姓產生真實的體恤,同情、心痛、亦或憐憫,因為他們在同一階層,完全的真情實感,沒有任何作秀成分。
而白居易的那些虛假的同情、標榜的情懷,部分是用來文人作秀,顯示自己的高尚情懷;部分是賣弄文筆,用來間接表達自己仕途坎坷的失意不得志,《琵琶行》不就是歌女境遇觸動自己被貶黜後的心情所做的麼,歸根結底還是為自己鳴不平。
這也還罷,他非還要用自己的文墨逼出人命。
唐德宗貞元三年,一個叫關盼盼的女子名動京師。她才貌雙全,歌舞絕倫,能唱白居易的《長恨歌》,能跳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各路貴公子仰慕不已。傢道中落後,嫁給徐州守帥張愔為妾,備受寵愛。
一次白居易行至徐州,仰慕白居易詩才的張愔邀請白居易到府中做客,設宴款待,並讓關盼盼展露才藝,表演《長恨歌》和《霓裳羽衣曲》,關盼盼的歌舞驚艷全場。白居易盛贊“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贊關盼盼的嬌艷情態無與倫比,隻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與她媲美。
不久,張愔病逝,府上其他妾室各奔前程,隻有關盼盼懷念夫妻情義,單獨搬到兩人先前的別院燕子樓居住,為張愔守節,孤苦度日。
此時的白居易寫瞭幾首詩托人帶給關盼盼,其中一首是這樣的: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墳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說張愔(尚書)墓上白楊已可作柱,而生前寵愛的紅粉佳人獨守空幃,倘若真的情真義摯,為何不甘願化作灰塵,追隨夫君到九泉之下呢?
後又補瞭一首:“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滿是慨嘆,盡是責怪,似乎隻有這個女子以死明志才算得上真愛,字裡行間,不見半點善良。
本已看淡生死的關盼盼,一片癡心卻被白居易嘲弄成薄情貪生,本就孤苦的她痛哭一場後,絕食自盡,留下幾句給白居易:
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自己聲色犬馬,還要他人以死明節,從這點看,白居易實屬算不得君子。
此篇文章是中國合作作者原稿,未經中國的明確授權和許可,任何新聞媒體不得對該文章非法予以復制、轉載、鏈接和傳播,中國歷史網將依法追究違者的法律責任